中国移动免费送你一部手机,条件是要购买“套餐”;咖啡供应商可以免费送一台咖啡机,他的收入是出售咖啡包;惠普打印机最便宜的一款才300元,但打印墨盒却价值不菲……虽然关于免费的商业伎俩可以追溯到100年前的吉列刀片(极低折扣销售刀架,盈利部分在于刀片),但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免费则更具价值,《长尾理论》的作者安德森认为,目前年轻一代已经成为“免费的一代”,他们的消费习惯非常值得企业研究。
对消费者而言,互联网“免费”才是硬道理。从免费电子邮箱、电子书、音乐、博客、存储空间、杀毒软件……《长尾理论》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认为:免费才是商业的未来,免费是互联网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业内人士断言,在中国,一旦对互联网提供的基础服务收费,将失去99%的用户。
然而,对于互联网内容和服务提供商而言,除了单一的广告模式,如何在免费的基础上赚钱成了最头疼的一件事。免费之后,利润为零,如何转嫁成本实现盈利?免费时代的新营销法则是什么?
“免费的一代”
90后大学生王晚的电脑里,仅《红楼梦》一书,就有几十个版本的PDF文件,甚至还有相当珍贵的善本。“这些都是从网上免费下载的,网上什么都有。”除了大量的电子书,还有几万首时下最流行的音乐,大量的电影、电视剧。她骄傲地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这些都是从网上免费下载的。
虽然王晚已经是名牌大学的大四毕业生了,但当记者问她,是否考虑过这样做侵犯了作品的知识产权时,她却一无所知,反问道:“大家都这样呀,网上免费提供了,应是网络提供商负责吧。”
安德森将王晚这一代称为“免费的一代”: 年龄20岁左右;从小家里就有宽带;习惯于使用所有免费的数字化设备和服务。并且希望信息能够无限且迅速;由于免费的替代品很多,他们对各种收费的信息和服务越来越不感兴趣。
王晚告诉记者,她下载免费资料时,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朋友。“我就有个很好的网友,她在某大学图书馆工作。经常用扫描仪扫一些善本图书做成PDF,但是这些内容她从不放网上,只公布目录,需要什么书,给她发邮件或QQ,马上就传过来了。”二是来源于网站。下载音乐去百度,下载电影、电视剧去迅雷,优酷、土豆这些视频网站也有很多好片子。
因为有了宽带,互联网上有了海量的资源,对于电子书、音乐、影片而言,复制这些数字化产品的边际成本几乎已经降低到零,“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这样互联互通的世界里,电脑处理器、数字化存储和带宽已经变得越来越便宜了,这是安德森的判断。
问题的关键是,在数字化时代,网络产品难道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美国科技出版商蒂姆·奥雷利提出了“利润不灭定律”:当复制数字化产品边际成本为零时,企业的利润寻找点就会转移到相邻的领域。比如在奇艺网上免费在线观看各种影片,但是你需要离线观看某部影片时,就必须付费成为会员;苹果公司最近推出了IOS5操作系统和icloud服务,为每位用户免费提供了5G的云存储空间,自由存储邮件、照片、文档等,但当需要额外的空间时就必须付费了。但是,对于90后而言,他们更希望用各种伎俩跳过收费服务,继续享受免费大餐,这该怎么办呢?
“对‘免费的一代’收费并非没有机会,关键还在于培养他们的消费习惯和适应他们的行为。享受互联网免费大餐的不止是90后,从80后到50后很多人都有这个习惯。”宣亚培恩国际公关洪磊举了个例子:两年前,多数使用苹果的用户都会选择“越狱”,免费享用App Store里那些收费软件。但是现在不少“越狱”用户已经开始购买喜爱的游戏、软件了。这不仅因为这些人版权意识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软件关口技术升级越来越快,越狱的难度越来越大,每一版本的越狱速度远远赶不上系统升级的速度。
另外,由于苹果允许在软件中嵌入广告,广告商们也认可了这种新型的广告,让原本收费的软件可以免费供消费者下载,靠下载量获得一定的广告收益,或者在特定的时间搞“限时免费”,让消费者使用正版软件的成本和体验度大大提升。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