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中国的潮流名词,你具备创业的潜质吗?创业不单是为了赚钱,还有很多赚钱之外的事情,看看创业的新商业模式吧!
先请大家回答以下五个问题:
1、你是否每年必须有至少三周的带薪假期?
2、你是否渴望摆脱天天加班加点的工作压力?
3、你是否会因为每个月没有固定工资而感到焦虑?
4、你是否凡事都需要得到朋友、伙伴、家人、上级领导的点头赞同?
5、你是否容忍社会上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因为总有一天会有(别)人去改变的?
如果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为“是”,那你基本不具备社会创业者的素质。如果你的大部分回答为“不”,那么恭喜你,你具备非常人所具有的社会创业者的潜质。
“社会创业者”和一般意义的创业者在许多方面是类似的,他们为了一个“idea”废寝忘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赴汤蹈火,他们组织团队、设定里程碑、融资、开发项目、追求效益来改变世界。但是他们各自的创业目的略有不同,一个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获取人类生态的“更高价值”,另一个可能仅是为了赚取商业利润。
下面让我们举些例子来看。
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
格莱珉银行也称为“穷人银行”,创办者尤努斯博士(MuhammadYunus)是一位极富创新精神的穆斯林创业者,也是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留学美国并获经济学博士的尤努斯回到孟加拉国国后,任教于吉大港大学经济系。1974年,蔓延孟加拉国的大饥荒使成千上万人丧生,这使尤努斯深感心灵的震撼,他无法用经济学理论向学生解释贫穷的现实,决定重新做一名学生,抛弃理论教科书,深入到乡村去实地研究穷人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经济学问题。
一天,尤努斯在乔布拉村,遇到了一位以制作竹凳为生的年轻母亲索菲亚。为了制作这些小商品,她每天需要大约22美分来购买塬材料,可是她分无分文,为了养家煳口,只能向销售这些小产品的中间商借钱。作为借款的代价,她必须把制作好的产品按既定的价格卖给这些中间商,最后留给她的报酬仅仅两美分。而如果索菲亚自己有钱买塬材料,她的劳动成果可以获得比此高出6-10倍的收入!
索菲亚的艰辛生活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永无尽头。尤努斯想,如果索菲亚能够获得贷款,她就能够从中间商手中解脱出来,把生产的产品直接销售给Cye客户,最后走出困境,并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中间商为了控制她,是不愿意借钱给她的,从而使索菲亚创造的财富为他们所占有。为什么索菲亚不能以一个合理的利率借到22美分?问题就在于没有一个有效的金融组织和一个能够帮助穷人走出困境的金融机构。创业的想法就这样萌生出来了,“贷款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权利”——这就是尤努斯建立格莱珉银行的初衷。
1976年,格莱珉银行在孟加拉国的乔布拉村诞生,它颠覆了几百年来银行业的塬始规则,破天荒第一次借贷给无扺押担保的穷人。格莱珉银行是如何利用金融工具救助那些被遗忘的人们,同时实现赢利与防范风险的呢?秘诀是:对“穷人”进行重新定义,创新、创新、创新!
“穷人是金融界的蓝海”
在绝大多数国家,穷人被视为“金融界不可接触者”,银行不是为赤贫者服务的。然而尤努斯则认为“贷款是一种人类生存权利”,专注把格莱珉银行业务拓展到穷人的蓝海当中去,通过贷款来帮助穷人改变命运。
“人人都希望活得更好”
尤努斯坚信,所有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生存技能。穷人们能活着,证明了他们有生存的能力。格莱珉银行要帮助他们活得更好,即让穷人能得到贷款,去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现有的技能——编结、脱粒、养殖等,扩大他们赚钱的能力,继而转变成为一把开启一系列其他能力的钥匙,逐步走向富裕。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