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说供给和需求是二手车的痛点,是因为目前二手车年供给量只有500万辆,二手车价格相比国外仍然偏高,供不应求是主因。正因为供不应求,几乎所有二手车网站都盯着车源不放,谁的车源多,谁的车源信息准确,谁就能从二手车中介公司那里获得收入。从需求看,消费者仍然对二手车消费不信任,宁可高价买新车,也无法接受更具性价比的二手车。
如果能借助互联网说服老旧车型的所有者卖旧车,如果能说服打算买廉价新车的车主买更具性价比的二手车,这是现有汽车网站大有可为的地方,也是产业痛点所在。
具体来说,如果搜狐汽车、汽车之家、易车网能够精准识别现有用户中的准新车车主,能够纪录他们的新车车况,适时推送一些二手车置换和收购价格信息,“引诱”他们卖掉自己的车,主动发掘二手车车源,这比坐等车主上传车源更有竞争力。换句话说,如果各个汽车网站能说服车主加快车辆淘汰速度,这才创造了供给,也同时创造了需求——这才是媒体该干的事情。
另一方面,如果汽车网站能够识别那些价格敏感型车主,在其搜索新车的时候精准推送同价位甚至更低价位、更高性价比的二手车,这将是发现需求的过程,有了这个能力,汽车网站Cye才能掌握二手车营销的主动权。挟需求以令二手车中介,或者干脆撮合供给和需求,做成二手车的C2B2C平台,这才是二手车网站的终极模式。
二手车网站如果有未来,一定是基于用户中心大数据分析的。如果不能借助互联网的媒体属性解决客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汽车网站将没有未来。新车网站和二手车网站最终必然走向整合,现在这种拆分只是短期行为,分久必合是大趋势,成熟汽车市场已经验证了这条路径。
对于有用户中心的汽车网站,是有可能将新车用户转化成二手车供给和需求的,这是汽车网站相对线下的汽车二手车交易市场、中介公司的最大优势,这也是目前垂直二手车网站所没有的资源。但要完成这个转化,汽车网站用户中心的布局就非常重要。必须得先有整合了各个频道资源的用户中心,才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然后才能谈用精准内容进行用户说服和转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渗透,汽车网站在移动端也必然有新的用户份额划分。
有资源建立用户中心的网站并不多,目前看,汽车网站中做用户中心最具优势的是汽车之家、爱卡,原因无它——它们有大量的论坛用户,掌握着用户信息,其它汽车网站基本不具备,所谓用户中心只是浏览行为分析。易车、搜狐在努力做用户中心,但这需要做出更多类似搜狐“违章查询”这种有用户粘性的产品才能成功。新浪汽车也许可利用微博搭建用户中心,这有社交平台的优势,但目前看也没有能粘住汽车用户的产品。腾讯有不少资源有这方面想象力,但貌似腾讯帝国未来主要靠“税收”和“铺租”,看不上赚广告费这么苦逼的买卖…… 。
二手车网站未来之争可能得基于汽车网站用户中心和移动互联网布局这两个因素,谁会胜出很难说,拥有大量线下业务的传统二手车垂直网站肯定也有其生存空间。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谁做二手车网站,最终都离不开线下的鉴定、估价、整备、定价和交易。
两个尝试的例子
随着二手车业务量增加,类似平安保险这样的保险公司开始借助互联网从事二手车业务,它的“平安好车”从网站本身看与其他诸多二手车网站没有本质不同,但理论上平安保险掌握有更多的客户车辆信息,善加利用,它是能够做成二手车的C2C交易模式的,但从目前看,它仍然要走服务于二手车中介的老路。可见的未来,阿里等电商平台必然要渗透到二手车领域,这些超级平台的介入有可能改变二手车互联网业态,为二手车互联网找到盈利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渗透率增加,整车厂商和经销商已经开始将营销费用从PC端迁移到移动端,移动端的二手车业务怎么做也很费思量。搜狐二手车在发布会上也发布了其二手车客户端,车主使用该客户端直接拍摄车辆就可以发布自己的二手车信息。类似这样的信息发布方式并不会自动形成商业价值。但目前在移动端布局的二手车网站还不多见,任何尝试都是先驱。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