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刚刚揭晓的胡润百富榜上,富豪们的身影依旧熟悉,然而他们财富数据的“缩水”却不免让人感叹,2007年以1300亿元身价位居百富榜榜首的杨惠妍,今年位列第三,然而她所拥有的财富却缩水到了330亿元,仅是去年财富的“零头”。
风雨飘摇中,财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地贬值,富豪们如此,普通百姓们也不能例外,受到这场金融风暴的影响,很多人的家庭资产也遭遇了较大程度的折损。从次贷危机到金融风暴,演变为波及全球的经济衰退,这场危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即便是最睿智的经济学家,也无法断言,这场危机究竟何时才可能化解。
危机当头,各国政府都拿出了救市方案,试图力挽狂澜,减少损失。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如何自救的话题也越来越重要,调整投资比例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在管理个人资产的过程中,通过不同投资产品之间比例的调整,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尽管如此,很多人在进行投资比例的调整时,却很容易为“贪婪”和“恐惧”这两个敌人所主导,做出不明智的选择。
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当股市高涨时,人们为赚钱效应带来的兴奋感所主导,不是适当地减仓,降低高风险资产的配置,而是不断地加入投资,其结果往往是投资风险不停地积聚,当危机来临时,深陷其中却找不到挽救的办法。
而当市场走入萧条和衰退,恐惧的气氛弥漫在四周,投资者又很轻易地被吓住,要么把目光聚焦在一些低风险的市场产品中;要么变卖所有的金融资产,手持现金以保“安全”。很可能出现的一个结果便是,与好的投资机会失之交臂,追悔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