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多为成长性较强的自主创新企业,故可谓是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由于其中企业大多处于成长期,规模较小,经营稳定性相对较低,总体上投资风险较主板大,比较适合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尝试。”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的一位管理人员表示。
那么普通投资者如何把握其中的市场机会呢?工行上海浦东分行高级理财经理李吉认为:“对创业板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在第一批上市企业出来后观察一段时间再下手。主要看市场的参与度、盈利空间和参与主体等。”由于我国创业板采取的是“批量上市”策略,和主板市场新股单只发行略有不同,所以在今年首批企业上市后的一段时间就成为投资者的最佳观察期。
“由于创业板的主要风险之一来自于流动性,故市场的活跃度和参与度就很重要,参与度低就有可能面临卖不掉的尴尬局面。在首批上市后,投资者还可以总结一下首日上市的参与主体是个人还是机构,如果是个人为主则需谨慎些,可能从另一方面凸显机构对该企业的热情不高,这就缺乏主力资金护盘。”有过主板市场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很清楚,散户的投资心态比较难以捉摸,且资金量比较分散,对于流动性不高的创业板来说,这更加成为一个大幅波动的诱因。
另外,李吉建议投资者也尽量多观察创业板的定价规则,溢价空间、信息披露和首日爆炒情况等,“虽然台湾的创业板市场成长不错,但是毕竟内地投资者尚未有过相关投资经验,在做出一定分析后再下手还来得及。切忌受到高风险、高成长性的诱惑而冲动投资。”
投资首选熟悉企业
对于想要在首批上市企业里一试身手的投资者,专家也表示:开户尚不着急,但功课一定要提前做好。“成长性就是创业板的一大卖点,而成长性关键看两个指标:其一净资产收益率,其二毛利率。如果这两项指标高的话,起码说明成长性会好些。”李吉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