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姚明是火箭队的“姚钱树”,那么刘翔则是上海黄金大奖赛的“印钞机”。上海黄金大奖赛创办于2005年,那是“翔飞人”雅典奥运会夺金后的黄金岁月。上海黄金大奖赛正是因他而生。在那段美好日子里,刘翔几乎战无不胜,赛场外也是极尽地主之谊,设宴邀请八方来客。
时过境迁,尽管少了夺冠豪言与往日意气,也没有了觥筹交错与推杯换盏,但刘翔此番复出不仅力挽狂澜,保住了黄金大赛的票房,而且将给上海信心和底气:明年将黄金大赛升级为钻石大赛。
上海黄金大奖赛五年合约已经到期。明年起,国际田联将举办钻石赛事,邀请更多高级别的运动员,更多世界冠军。上海站赫然位列办赛城市。然而,面对诱人赛事,上海却迟迟不敢拍板。举棋不定的主要原因是手中“王牌”刘翔伤了。而没有刘翔这张牌,无论是招商还是门票都缺乏足够卖点。
刘翔再度点燃了上海信心。上海黄金大奖赛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抒航坦陈:“大家都在关心刘翔和我们赛事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其实答案很简单,刘翔他本身代表我们东道主上海这个城市,他对整个赛事的影响和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话说至此,似乎刘翔复出,除了他本人和翔之队,只是利好了黄牛党、广告商和赛事方。
其实不然,刘翔复出的经济学价值远不止于此。试想,这么多年来,除了长跑、马拉松比拼耐力的项目,我们的世界级田径名将只出了刘翔这么一个宝贝,比大熊猫还珍贵。他的一举一动曾经那么牵动国人。刘翔复出如同一支强心剂,点燃了中国田径乃至于中国体育进一步发展的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种信心的经济价值也许是我们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程惠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