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投资理财→新闻
    


业内自揭购买银行保险的四大陷阱


cye.com.cn 时间:2010-11-10 9:32:04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刘锋 杨斌 我来说两句

陷阱二:存款送保险

今年1月,市民王先生到某银行存款5万元,工作人员告诉他“存款金额已达到‘受赠’保险的条件”,王先生以为是“送保险”,就在文件上签了字。今年6月,王先生急需用钱,到这家银行取款时被告知,他的5万元钱当时是“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一款分红保险产品,现在无法取款……

记者点评:大约有5%客户称以为保险是赠送的,不过这哪里是“存款送保险”,其实就是客户自己花钱买的保险。

陷阱三:不说是保险,说是储蓄

去年6月,市民马女士在某银行办理储蓄业务,身穿银行制服的小张向她推荐一款“理财产品”,称就像零存整取一样,而且比银行利息高。当时,马女士以为今年存1万元,第二年再存多少都行。今年6月初,保险公司给她打来电话,要她续缴保费1万元,马女士这才知道买了保险。

记者点评:据介绍,一般保险公司是不允许用“零存整取”这样的概念去销售保险的。就此案例,有三个地方容易误导客户:一是销售人员不说是保险,容易让客户误以为是储蓄或跟储蓄差不多;二是隐瞒了产品的费用扣除情况,比如退保需要支付哪些费用等;三是没告知客户缴费情况,个别销售人员把期缴产品说成趸缴(一次性缴费)产品,导致部分经济实力较差的客户在第二年时无力续缴保费。

陷阱四:混淆身份

一些客户反映在银行遭遇保险推销时,往往出于对银行工作人员的信任,才误买保险理财产品。

记者点评:业内人士提醒说,目前在银行负责销售银保产品的人员,除了银行人员外还有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目前保险公司都有要求在银行销售银保产品的保险人员挂牌上岗,名片也是依照保险公司统一印制的,消费者可依此识别。

如果“被保险”该怎么办?

买保险后悔 并非只有退保一条路

存款变保险后,不少“后悔”的客户往往会选择退保一条路,由此带来的损失也只能自己吞。

成都商报记者上周就此咨询了保险业内人士,他们表示,其实买了保险中途后悔时的选择,并非只有退保这“华山一条路”,投保人只要读懂并充分利用保险合同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可以在退保时将损失降到最低。

犹豫期退保 最多损失10元工本费

读者张女士今年1月知道误买保险后,她第一时间与女儿进行了商量,女儿建议她退保。由于在10天的犹豫期内,张女士只损失了10元钱工本费。

记者点评:一般长期人身保险产品都设有犹豫期。犹豫期是从投保人收到保单并书面签收之日起10日内的一段时期。在犹豫期内,投保人可以仔细考虑所购买的产品是否合适,如果所投保的产品与需求不符,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即退保),保险公司会在扣除不超过10元的工本费后退还已交保险费。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2010金科创业行天下●创投沙龙 ·《创业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挑战赛
·BTV《成长在北京》融资对接报名 ·人大明德女性硕士研修班
·YBC青年创业大讲堂将举行 ·3月25井冈山红色领军之道
·吉林通化3500亩用材林转让或合作 ·《中国教育机构名录》网上订购
·14日董进宇博士北京演讲 ·3月卓越领导力总裁训练营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