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从来不缺少泡沫,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时候会被刺破?**********本 文 来 源 于 创 业 网 c y e . c o m . c n版}权}所}有
尽管央行在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宣布年内二次加息,第二天(4月6日),沪深股市仍丝毫未惧加息影响,低开高走,蓝筹股甚至强势上冲,引领上证综指在近一个月后再次站上3000点,涨幅1.14%。截至8日收盘,已连续3天站稳3000点。
跷跷板的另一头,中小盘股的调整没有歇脚,创业板指数跌幅达2.05%,两个月来首度跌破千点。4月7日,创业板新股更是再现大面积破发,一个交易日内上市的4只创业板新股中仅海伦哲飘红,其余3只全部破发。**********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创业板正在步入去泡沫化过程。”《华夏时报》记者采访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后发现,他们的意见高度统一。在他们看来,去泡沫化在预期之内,业绩增长不尽如人意正在让过高的估值逐渐“退隐”创业板,而在即将推出的新三板和国际板的挤压下,创业板估值还会加快挤泡沫。**********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前车之鉴是,纳斯达克当年泡沫破裂时,瞬间就蒸发了近八成的市值。**********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与此同时,无论是公募基金已采取的仓位转向,还是上市公司业绩、估值数据使然,低估值周期类等以“蓝筹”为主题词的个股逐渐表现抢眼。在一而再再而三地转换失败后,市场期待已久的“二八”风格转换正悄然走近,而待创业板泡沫挤完后,市场有望进入新一轮牛市。
盛极而衰**********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经历了2008年的单边下跌和2009年重回3000点后,自2009年9月始,中小板与沪深300指数走势即现分离,中小盘股涨幅明显快于权重股。且这一特征在2010年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与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和深证成指同时下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年中小板指数上涨21.26%,创业板指数上涨15.38%。**********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A股已是一个分裂的市场,在2010年达到极致。”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师杨德龙对本报记者指出,“2010年,1000多只中小盘个股创新高,而大盘指数只有6000点高点后的一半,大小盘指数一跌一涨,相差近30%。”
此种差异下,众多机构不断预言“二八”风格将上演,但“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大小盘估值差异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前所未有。记者梳理数据看到,去年11月和春节前后,两次二八转换都以失败结束。**********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在多数机构看来,大盘股估值持续保持在20倍左右,追溯缘由,主要受制于银行、地产之低迷。市场资金在无法选择权重股的背景下,持续流入中小盘个股,成了“没有选择的选择”。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