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风险投资风投新闻→新闻
    


扎克伯格力保上市“不削权”


cye.com.cn 时间:2012-3-26 10:40:37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晓华 我来说两句

融资悖论

从1933-1998年,大约65年的时间里IP O成了美国资本主义运行的原动力。企业家将股权出售给投资者,并将募集而来的资金用于公司发展或进一步的投资。比如说,在上市之后苹果和微软都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来发展M acintosh和W indow s.股票市场已经成为有史以来最有效率的资本流动场所。

这是个非常有用的功能,但是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IP O的意义却并不大。由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出台,高科技企业的上市已经成为一个悖论———由于上市难度增加,投资者通常会回避没有盈利记录的公司;但是等到公司证明自己实力开始上市的时候,一般而言也不再缺乏资金了。比如G oogle,2004年正式上市之前已经连续盈利3年,才最终在市场融得12亿美元资金。G oogle当年并没有使用上市募集而来的资金,而是将其存入银行一直放到现在。到目前为止,G oogle的账上已经有超过440亿美元的现金。

当然,高科技企业并不需要等到上市才能筹集资本。一大批的风险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人都在吵着给他们提供资金,涌入这一行业的资本越来越多。同时,许多企业家也并不总是需要更多的资本。云计算技术已经让初创一家网络公司的成本大大降低。这也是为什么这些企业的创始人没有动力公开上市的一个CYE原因。1985年,引入风险投资基金的公司一般花4年左右时间就可以上市;但是到了2009年,绝大多数引入风险投资基金的公司要花上10年时间才能公开上市。

如果IP O的主要目标并不是为这些有发展前景的公司募集资本,那IP O还有什么用?现在来看最大的作用,就是给创始人、员工和早期投资人发奖金,以奖励他们早期的冒险精神。但也不是这样一无是处,上市目标还是公司在草创期能够吸引到优秀人才的一个法宝,因为他们通常只有前景,而不能给员工很高的工资收入。这也是吸引早期投资者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上市这些投资人才能获得回报。

粗看起来,这样的制度安排似乎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仔细深究,就会发现这种制度下投资人对于投资回报的追求,会与他们所投资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产生利益冲突。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尽管他们宣扬要改变世界,但其商业模式却非常简单: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投资者寻找价值被低估的公司,用相对较小的代价入股,并在以后退出获得投资回报。但一家风险投资入股目标公司之后,他们通常五年以后就要卖掉股份退出。完成这个循环之后,他们才不会管这家公司是继续存活一年还是一百年。

这种模式专注于投资者的投资回报,而不是公司的商业模式。对于像A pple和Facebook这样高速成长的大公司而言,或许投资者和公司的目标并不冲突;但是对于大多数成长空间并没有那么大的初创公司来说,过分的拔苗助长甚至扼杀了他们成为一家不错的中型公司的机会。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