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创始人兼CEO扎克伯格。
当Facebook启动IPO程序之时,相当多数的舆论都在欢呼———高科技公司的春天来了!
但是如果你了解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真实想法,你或许并不会认为IPO是这些行业巨头所必须经历的步骤。实际上,从资本运作的角度来看,真正想上市的可能更多只是投资高科技行业的风险投资家和天使投资人。如果不上市,他们就无法实现投资收益。
究竟有多少具备稳定发展潜力的公司在资本的驱使下提前透支了自己的生命周期?目前并没有准确的数据。IPO模式除了给予创始人和风险投资家更大的价值回报之外,是否真的能够给高科技企业带来急需的发展资金?未来恐怕值得观察。
IPO模式破产
到今年Facebook上市的时候,总的融资额最少也会达到50亿美元,这将成为迄今为止互联网行业中规模最大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到正式上市交易的那一天,Facebook的市值会比通用汽车、纽约时报和斯普林特三家公司总市值还高。上市后的第二天,扎克伯格标志性的笑脸将会出现在全世界报纸的头版。
但是如果这个笑容是非常勉强的,大家也不要意外。老实说,扎克伯格将Facebook推向上市并不是自己的本意,他是被迫的。因为SE C(美国证监会)规定,一旦一家公司的股东人数超过500人,那么公司需要在O T C市场(场外交易市场)中进行股权登记,以方便股东进行股权交易和流通。这种交易显然不在公司的可预见范围内,任何一家有成长性的公司都不会乐意这么做的。
因此,扎克伯格此刻就像是一个无助的新郎,他即将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这位富有远见的年轻人一手打造了这家公司,并在22岁的时候拒绝带着一份10亿美元的合同提前退休,此刻也将与来自全球各个角落的投资人一起共同运作Facebook.
扎克伯格显然并不喜欢这个前景,他曾经花极大努力来确保对F acebook的绝对控制。公司上市后,扎克伯格仍然持有56.9%的股权,对公司具有绝对的掌控能力,也能够任命自己的继任者。从技术上来说,Facebook虽然上市了,但扎克伯格仍然能够像以前一样掌握公司。
上市对自身控制力带来了影响,如果连全球目前最成功的青年技术企业家都在竭尽全力抵制这种影响,使之最小化的时候,那么很显然:IPO的模式已经破产。
上市对公司的投资者和员工来说是好事,但是对公司本身而言通常并不好。上市公司会给C E O带来巨大的盈利压力,他们会更加关注股价短期波动,而非公司的长期成长。同时,IP O也将公司从创始者手中夺走,分给了千千万万互不相识的股东。
对于那些成功的巨型公司而言,比如A pple、Facebook和G oogle等,公开上市有好处。上市公司可以享受品牌、税收方面的优惠,同时也有更好更便捷的融资渠道。但是对多数小型企业来说,上市的结果通常意味着不可持续成长的开始。
而其实这一切完全没有必要。科技型企业如果需要融资,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解决。但是我们首先要破除的,就是这个行业中盲目的上市崇拜。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