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企业还不了解风投
cye.com.cn
时间:2006-11-6 10:33:53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孙书博 我来说两句 |
|
 |
|
目前国内在医药产业上只有有限的几家企业获得了风投的青睐,美国博乐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王健对此评论:“按照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规模来看,至少应该获得400亿美元的金融资本投入,但实际上,投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金融资本还不到预期额度的10%。从这个对比,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其实制药业和金融业双方合作的愿望非常迫切。”
风投担忧政策风险
“关键是退出机制还没有建立。资金虽然进来了,也看到了一些好的项目,但是钱投进去却不能退出,这让我们举棋不定。”王健说。
由于资金进入后无法尽快退出,很多风险投资最终成了长期投资。对于金融机构来讲,资金的灵活运用是一个特点,退出机制存在问题当然不是风险投资机构希望遇到的。但是,这并非是影响风投进入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主要原因。
从目前海外风险投资机构关注的焦点行业——互联网领域来看,仅2006年上半年,就吸引了超过1亿美元的海外风险投资。2005年第4季度,平均每月都有1亿美元以上风险投资投资到 国内。显然,风险投资更热衷于对国内其他行业进行投资。
“目前中国医药产业的现状,以及业界对于医药产业未来政策走势的迷茫,才是影响风险投资机构进入的主要原因。”长春博泰医药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裁朱迅说。据了解,近期已经有多家在医药行业内有投资项目的海外风险投资机构,包括投资深圳科兴的风投机构,都希望撤出项目。
从整个医药产业的政策来看,近年来,国家所出台的一系列管理规定都将“板子”落在制药和研发企业身上,这已经使得研发和生产领域的生存状况非常恶劣,国内很多地区的医药研发和制造业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此外,国家在政策方面对于新药的研究开发支持不够。“事实上,目前国内有一批创新产品,但是从市场销售情况上看,至今没有一个创新品种超过5亿元人民币,研发投入无法得到更好的市场回报,金融机构当然不愿意投这样的行业。”一位业内人士说。
企业要充分了解风投的兴趣
“国内企业对于如何寻求风险投资的合作也并不了解。”朱迅介绍。对于一个药物研发公司的运作来说,科技所占的比重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运作还包括市场和金融等方面。然而,对于市场和金融领域的认识,往往是国内研发企业的短板。
如何才能获得风投的关注,企业首先要了解风投的需求和所关注的问题。首先,金融领域的投资方所要了解的是药物筛选的靶点是否成熟。从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项目统计来看,并不是越新的靶点越会引起投资兴趣,因为最新的研究就意味着失败的可能性越大。根据统计数据,单克隆抗体和疫苗技术领域的研究项目进入临床的成功率最高,这也是目前风险投资机构在这两个方面投资最多的原因。
此外,先导化合物是否合理,根据目前市场的接受程度,天然先导化合物在市场上的认可度要高于合成先导化合物,而基因先导化合物的接受程度最低。“如果研发企业不了解风投所关注的问题,选择研发项目就可能存在很大的偏差,双方的合作也会非常困难。因此,研发企业也要站在投资方的角度评价,采用对方的思维决策所要研究的项目。”朱迅总结。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