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欧洽会期间,900多家中欧企业将举办超过5000场次的一对一洽谈,每次洽谈时间不超过25分钟。如何在短时会谈中引起对方兴趣,进而愿意坐下来谈判业务、实地考察甚至起草合同?欧洽会开幕前,对参会企业进行培训的专家指出,应多了解欧洲文化并掌握与欧洲人做生意的细节。
中欧洽谈会技术顾问韩梅青提醒,跟很多企业想象中不一样的是,欧洽会商务会谈的目的不是签合同和意向书。因为大家都明白,一份合同或意向书要经过双方长时间的磋商。“中欧双方企业在欧洽会上就好比男女第一次见面相亲。一见钟情的情况肯定有,但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是为了决定双方要不要再次见面。”韩梅青说,参会企业如果判断可以和对方继续谈下去,那么就可以确定会后选择适合的时间和地点继续深入洽谈。“很多企业觉得每场25分钟的商务会谈时间不够,其实这个时间完全足够了。”
韩梅青提醒即将赴会的老总们注意,一定不要轻易转变自己的业务范围和合作意向。建议参会企业用头十分钟问清楚对方意图并回答对方疑问,然后用第二个十分钟与欧方交流可行性方案要点。最后五分钟用来准确表达是否继续联系和怎么联系,甚至确认互访时间等细节。
此外,韩梅青提醒参会企业注意,细节不要太深入,比如价格等需长时间磋商的内容暂时可放一放。为了节省时间也不要在手提电脑上演示公司宣传片,这些材料应该让对方拿回去仔细看。
“风投”入蓉光学强人抢“风头”
继前天与四川企业家互动交流后,鼎晖投资执行总裁焦震、鼎晖创投合伙人陈文江、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合伙人张帆、摩根士丹利亚洲投资公司合伙人保罗·希尔、国际顶级风投机构在华高层代表,昨天在成都深入考察了一批项目。制造业、地产、药业、互联网成为考察重点。
有望最先拿到巨额投资的是一家生产光学玻璃的成都本土企业。主持考察的成都创盈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陈红炬表示,中国是世界光学玻璃制造业的上游集中地,而这家公司创始人是国内该行业的强势人物,他曾是省外同行业大型国企的一把手,离职前将企业做到销售额5亿元以上的规模,如今到成都自己创办民企,项目利润率近30%。“我们对他已经观察了很长时间。”
据透露,置信地产以及蓉生制药等成都著名企业也进入了考察视野。
昨天,“相亲会”还带来另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这批风险投资巨头已经考虑在蓉建立常设合作机构。这样四川企业找投资将更加便捷。 (罗曙驰 文雅 周南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