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创投领跑全国中关村筑起投融资“暖巢”
cye.com.cn
时间:2006-11-28 11:22:41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
|
 |
|
吸引创投领跑全国中关村筑起投融资“暖巢” 投融资环境建设一直是国家高新区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有何新动向,在投融资环境方面将以怎样的新面貌示人?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投融资处处长邵顺昌,他坚定地表示:“中关村科技园区正在努力打造投融资环境,目前已走在全国前列。” 创投北上中关村 2006年,中关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投资热潮。一时间,国际风险投资机构纷纷到北京考察,各大证券交易所云集中关村“招揽生意”,包括纳斯达克交易所、伦敦AIM交易所、德意志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等,你方唱罢我登场,万千商机蓄势待发。 “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国际风险投资机构的关注点正在北移,重点区域就是北京。”邵顺昌介绍说,2006年上半年,北京市吸引风险投资的总量超过了去年,共发生创业投资案例49个,涉及资金3.92亿美元。据统计,在今年全国创业投资案例涉及资金前十位的城市中,北京居首位;上海居第二,涉及资金1.57亿美元;其他9个城市涉及资金之和还不到北京市的一半。 创业投资北移的另一个表现是,今年以来,科技部、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多个部门都在研究和出台有关如何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很多政策的试点都在北京。其中,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惟一试点地区就在中关村科技园区。 北京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创业投资的北移。北京是全国自主创新集群的高地,国家在这一地区投入了大量的教育、科技、文化等力量。仅中关村地区就聚集了全国36所大学;北京每年高校毕业生达40万人,其中近10万人留在北京工作和生活;北京的两院院士占全国1/3强;另外,国家在北京投入的重点科技项目在全国遥遥领先。难怪邵顺昌高兴地表示:“中关村正成为全国创业投资最活跃的区域。” 政策支持引导不可少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加之创业企业与投资者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创业企业尚无法建立起商业盈利的理性预期,因此,纯粹市场化的资本一般不会轻易介入。为了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分担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中关村科技园区正在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从2001年开始,中关村与32家风险投资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并跟进投资了22家次的成熟项目。今年以来,中关村又新增了两种跟进投资方式,一种是今年年初开始实施的“孵化+创投”模式,对象是孵化器内的科技型企业,单比额度在300万元以内;另一种跟进投资模式是引导基金参股创业投资企业。“中关村科技园区将在今年年底实施2只基金,围绕规划的重点产业,起到天使投资的作用”。 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常务副主任陈里评价,以上两种投资方式改变了过去的被动跟投模式,对增加园区企业的信心和吸引风险投资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先后制定了多项政策,鼓励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政策措施包括:凡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园区内企业,园区管委会可以参股投资,与之共担风险。园区管委会提供给风险投资10%的风险补贴,上限是100万元,对风险投资机构而言,这项政策相当有吸引力。如果风险投资机构在北京注册,园区管委会可以对其房租、购买办公楼给予补贴。此外,对于风险投资机构所投资的企业,园区管委会给予政策倾斜,使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间接地降低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有了诸多政策的“厚爱”,风险投资机构大可放心一搏。
对症下药 完善投融资环境 随着这股投资热潮的涌动,一些新的问题日渐显现,特别是园区企业的自身融资能力问题比较突出,有些企业的财务管理有问题,有些企业的商业计划书写得不规范。“有一家园区企业,开始在香港上市没有成功,后又到纳斯达克上市也没有成功,原因竟然是不会写商业计划书。”邵顺昌惋惜地说。 中关村科技园区在欣喜的同时对自身的投融资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 事实上,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政府有关部门和中介机构都曾做过一些帮助企业提升融资能力的培训工作。但是,由于方向不明确,没有对症下药,一些企业常常是听了课就走,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明年中关村将下力气解决这一问题,实施提升企业融资能力的计划。”邵顺昌表示,中关村将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针对不同的问题做出系统安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从而在融资方面助企业一臂之力。 此外,投资机构与园区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也是困扰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大问题。2005年初,中关村就成立了投融资促进中心,主要任务就是把投资机构和企业的信息进行对接。“园区内的投融资信息都将在这个平台上展现。”邵顺昌介绍,现在这个数据库里包括了孵化器的数据库、VC的数据库、“瞪羚计划”库、担保公司数据库、重大项目产业数据库、创新基金数据库以及一些企业信息的数据库等。投融资促进中心将这些数据库集成,从而提出有价值的信息。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投融资促进中心的价值已经初步显现,并使中关村的投融资平台日渐完善。着眼于未来,投融资促进中心将再接再励:一是每年推出100家中关村最具投资价值的企业,让投资机构更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二是推出一批最活跃的风险投资机构,让企业了解投资机构的实力;三是推出一批最守信用的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券商等等,进一步完善对投融资双方的服务功能。“明年的中关村投融资环境建设工作会更加务实。”邵顺昌表示。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