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各地创业者云集上海“找钱”
刘连英/商报报道昨天,“EAC中国上市资本与项目融资大会暨EAC2006中国产业投资大会”在上海世博大酒店召开。200多个创业者每人携带上百份商业计划书从河南、山东、广东、福建、浙江等地纷纷赶到会场,试图在80多家上市公司、25个风投和19家民间投资公司中“找钱”。记者了解到,尽管大约40%的项目都集中在互联网领域,但风投们似乎更青睐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或新赢利模式创新的传统行业。
风投最受创业者追捧
昨天中午,顾不上吃午饭的赵先生背着50多份商业计划书从杭州早早赶到上海,准备将自己的东西投递给投资者们。与赵先生一样,200多位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创业者们都提早来到会场等待和寻找被“相中”的机遇。记者在现场看到,在IDG、德同投资、戈壁基金、软银中国等国际知名风投公司的席位区,一直人头攒动,虽然代表尚未到场,但席位台前已经都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业计划书。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市公司作为产业投资方明显受到创业者冷落。游戏蜗牛公司的代表常胜告诉记者,他和几位项目公司代表都希望找风投获得资金。“我们的网络游戏项目需要上千万美元,不是民间资本能够提供的。”他认为,风险投资公司不仅拥有大资本并且拥有知名度、影响力和上市通道。“上市公司往往是产业投资,他们倾向于投资与自己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而且审批手续烦琐,注入资金后还要成为控股方。”
风投慎对互联网项目
记者从项目单中发现,参加大会的200多个项目中,有80多个项目属于互联网领域,比例超过40%。尽管如此,主办方表示,此次互联网项目已经较之今年早些时候和去年的投融资大会上的项目少了很多,“互联网投资已经不是热点,我们这次主要倾向于邀请那些传统行业里有创新性的项目公司。”蓝海创投俱乐部的一位负责人说。“我们还是关注TMT(Tecnology,Media,Telecom)领域的一些项目,但对于互联网的投资我们会更加谨慎。”戈壁基金的代表表示,“我们专注于数字媒体行业,最看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或传统行业相结合的‘新兴传统产业’。”此外,有分析认为,高科技企业的快速致富效应,使得现在很多风险投资家钟情于此。但其不稳定的盈利模式和受政策影响大的弱点也让风险投资却步。最近国家六部委出台的关于红筹模式的规定,使得高科技企业通过红筹模式快速在境外上市的这条路走起来异常艰难,很多风险投资企业为此坐立不安,开始将投资方向向传统产业倾斜。
新兴传统产业成焦点
中国风险投资院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经历了通讯电信和互联网等高科技的疯狂之后,传统产业正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投向传统产业的项目已开始超过了通讯电信等高科技企业,投资的标准不再唯高科技论,而是更加看重企业的稳步成长性。昨天会上,基延投资的代表迟景朝向记者透露,在他拿到的商业计划书中,一个将新型高科技材料用于女性护理用品的项目颇使他感兴趣,甚至断言“如果可操作,有可能改变整个行业。”光速投资的代表王文龙对手头拿到的4份同属于手机流媒体方面的项目并不怎么“感冒”,而“俄罗斯原始森林”的一个项目书则引起了他的一些兴趣,他说,“其实有很多行业集中度低的项目都值得考虑。”一位从杭州带来“网上二手书店”项目的赵青萌脸上一直挂着笑,他对自己的项目十分有把握,“我们只需要大约100万元的资金,风投和天使投资人都可以。”一位风投代表表示,该项目属于传统行业采用新模式运作,可能会引起一些投资者的兴趣。据一位从事风投的业内人士介绍,在同样的投资周期内,传统行业的回报率平均在40倍左右,而高科技企业只有5~20倍左右。(来源:刘连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