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要加强创业板市场的监管(《今日观察》评论员)
企业有风险,投资者有风险。其实创业板市场它自己也有风险。创业板市场在各个国家是从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开始出现,到现在已经有40多个创业板的市场。有比较成功的,像我们比较熟悉的纳斯达克,英国的一个另类投资市场AIM和韩国的创业板市场。但也有失败的,像香港的创业板市场从推出来,就一直一蹶不振。而在日本,原来纳斯达克曾经想在日本开一家分店但最后还是以关闭告终。还有德国有一个创业板市场最后被并入到主板的市场。
而且在中国发展创业板市场,有一个必须要警惕的问题。在中国的A股主板市场上,其实过去一直强调的是在发行的环节非常重视审批。各项的要求貌似是非常严格,但实际上等到到了股票市场上之后,发现监管并没有跟上。导致有那么多的专家可以轻而易举地翻手为云,复手为雨。如果我们在创造出一个创业板市场的时候没有把这些制度上的漏洞补上,而现在出台的一个创业板的市场,门槛又比主板市场又低,这些企业股本又比主板市场的企业的股本要小,而且各个都是题,材股价又非常容易波动,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很难去设想这个创业板的市场到最后不会完全走样。
成思危: 创业板发展前景良好 要加强适度有效监管(著名经济学家,《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在领导《证券法》执法检查的时候就中国股市曾说过两句话,从宏观看来,进步不小,从微观看来问题不少。虽然经过这么多年,包括股权分置改革等等,问题在逐步地解决。但是中国股市先天的这种只重融资效果,不重视投资效益的问题,导致有很多差的公司未能够退市。所以中国股市的主板应该说现在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造成大起大落、暴涨暴跌,并且出现很多上市公司的丑闻。但是我是一个审慎乐观主义者,我觉得中国股市它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问题总会逐步逐步地解决。那么对于创业板问题,中小企业板已经给我们创造了有益的经验。应该说中小企业板出的问题,相对主板来说少得多,这是因为主板当时成立时候,有一个为国有企业解困的目标。所以有些质量不好的企业,当时按指标发,每个省都有指标,甚至妇联、共青团、工商联都有指标。所以既然有指标它就要上市。不够条件,就要想办法包装弄上市。这样就留了很多一些很差的企业在里面。但是中小企业因为它从头搞起,从开始就把住关。所以说中小企业板为创业板的推出,也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我们现在这个门槛,我归纳起来叫,三个一定,一个突出,就是要求一定的盈利能力,一定的资产规模,一定的存蓄期限和主营业务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