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足够知识准备的投资者,才是真正受保护的投资者”,投资者在决定参与创业板市场交易以前,一定要对自己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审慎的判断,要明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特征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性以后再来投资,要关注创业板市场的风险提示。
创业板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其上市公司的特点和市场规则安排等都与主板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并且市场风险相对要高一些,投资者在入市前需尽量了解创业板市场的各种风险,以下几种类型的风险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一是公司经营失败或其他原因导致退市的风险;二是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的诚信风险;三是股价大幅波动的风险;四是创业企业的技术风险;五是公司价值评估的风险;六是交易规则改变及停牌带来的风险;七是投资者盲目投资及违规交易的风险。
针对以上的风险因素,投资者应注意以下几点事项:一、入市前必须认真阅读并签署《创业板市场股票投资风险揭示书》,此目的是提请投资者从风险承受能力等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审慎参与创业板市场股票投资。二、监管机构要求券商强化客户管理和服务工作,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对此,投资者应积极配合券商的管理,同时要求证券公司详细讲解创业板的知识、交易规则和特殊风险等。三、监管部门应积极构建层次丰富、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投资者教育体系,力争做到“把风险讲够,把规则讲透”,投资者可从多种渠道去认识、了解、熟悉创业板的各种相关规则和知识。
投资者应该了解,上市公司价值的判断没有一个单一的、确定的标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来说,主要应关注公司是否具有持续成长能力。
其次,投资者应该认识到,没有任何一个股票市场能够保证购买股票会获得高收益。创业板虽然定位于高成长性的创业企业,但这并不代表所有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都会获得高成长。企业的发展受到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企业上市后获得资金支持,迅速发展壮大,投资者获得了高收益,但也有一些企业被市场所淘汰,从而导致投资者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