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不明
更为严重的后果也许还在后面。
力帆选择上市的主要原因除了获得发展乘用车所需的资金之外,还有借此抵抗被其他企业收购的意图,“但如果力帆业绩持续得不到改善甚至亏损,那这无异于给想收购力帆的企业提供了便利。现在,亏损的上市公司被重组的案例,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例。”一位汽车业分析人士不无担忧地说。“泡沫吹起来了,总会破灭的。”
实际上,力帆的尴尬遭遇,只是近几年半路杀进汽车领域的企业们的一个缩影。
今年 11月14日,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宣布终止新大地汽车项目,接管该公司的土地、厂房和设备,并收回给予新大地汽车项目的全部优惠政策。而新大地汽车项目正是汽车新军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后铩羽而归的一个典型。
2008年的9月17日,宁夏新大地汽车项目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工投产。然而,两年多时间过去后,这家企业只生产了4辆样车,最终,新大地汽车项目被国家相关部门叫停。
而在新大地之前,美的、奥克斯以及春兰等家电企业也曾尝试过进军汽车领域,但最后也纷纷选择退出。以美的为例,2005年,美的收购了三湘客车厂,但4年之后的2009年7月,美的终于以6000万元的价格把三湘客车厂100%的股权出售给了比亚迪。虽然当初美的收购三湘客车时的价格不得而知,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肯定比6000万元的价格要高得多。
对于美的等家电企业涉足汽车领域后的落败结局,业内将原因总结为:汽车品牌集中度高,消费者成熟理性,家电企业生产的汽车短时间内很难获得消费者认可。而且汽车企业相对家电企业都是“巨人”,家电企业所计划投入的区区几亿元乃至几十亿元的资金对发展汽车产业来说太小,更不能与大众、通用等汽车巨头竞争。
“美的等家电企业面临的造车困境,对力帆及新大地而言同样适用。”汽车业知名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环境已日趋白热化、技术水平和品牌地位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后进者很难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此外,刘锋也表示:“力帆现在或许只能够靠民族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这两张牌在中国汽车业里挣扎,在未来没有什么政策支持的条件下,在汽车巨头的夹缝中求生存,将是一个异常艰难的成长过程。”
力帆造车路
2002年,摩托车生产企业力帆集团开始筹划生产轿车;
2005年3月,力帆生产的首款轿车力帆520下线;
2005年12月16日,力帆轿车项目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
2006年1月19日,力帆520正式上市;
2006年,力帆轿车销量为1.1万辆,2007年销量突破4万辆,2008年销量又下滑到1.7万辆,此后,北汽和广汽等企业开始频繁就收购问题与力帆进行接触;
2010年10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召开发审委会议,审核力帆的主板IPO申请;
2010年11月25日,力帆股份上市交易,开盘价19.90元,到2010年12月9日,力帆股份股价跌至14.80元。
汽车新军的造车困局
美的:2005年,美的以收购三湘客车厂的方式进军汽车制造领域,但由于经营不善,三湘客车厂于2008年年底全面停产。2009年7月,美的终于以6000万元的价格把三湘客车厂100%的股权出售给了比亚迪。
奥克斯:2003年7月,奥克斯斥资4000万元收购了沈阳双马汽车,但2004年奥克斯投产的SUV和轿卡总共才卖出了2000多辆,仅为其年度销售目标数的1/10。2005年3月,奥克斯宣布正式退出汽车业。
春兰:1997年,春兰斥资7.3亿元收购当时亏损的南京东风汽车集团公司所属的专业汽车制造总厂,主要生产中型、轻型卡车以及部分特种车辆。2008年,春兰汽车业务正式被徐工科技收购,春兰彻底退出汽车业。
新大地:2008年的9月,宁夏新大地汽车项目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工投产,注册资金1亿元,项目预计总投资18亿元,建设周期为5年,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卡车及乘用车共9万台整车和配套零部件生产能力,实现产值将达到50亿元以上。但到直到2010年,新大地一共才生产出来4辆车,最终,新大地汽车项目被国家相关部门叫停。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