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力帆股份(601777.SH)又拉了一根“阴线” 这已是力帆上市11个交易日里的第8次股价下跌,以当日14.80元的收盘价看,力帆股票距离跌破14.5元的发行价,似乎仅有一步之遥。
进军资本市场伊始,业内普遍认为,刚刚遭遇力帆足球俱乐部降级打击的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制造了中国汽车史上的资本神话,头顶“A股首家民营车企”的光环,尹明善借此一举成为重庆第二个身家过百亿的富豪。然而,随着力帆股份股价持续多日下跌,在各个网站的股吧里,力帆股份正在被股民们的口水淹没。
力帆有此遭遇也许并不意外。在力帆身上所闪现的,乃是近几年来觊觎中国汽车市场巨大潜力的后进入者们共有的尴尬。
股价急跌
11月25日,力帆股份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当天,力帆股份以19.90元的价格高开,最终报收于17.87元较14.5元发行价,上涨23.24%。这似乎给力帆开了一个好局。然而,力帆股份并没有能将这一局面延续下去,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里,力帆股份一路向下,随着股民的失望情绪逐渐弥漫,一些网站的股吧里纷纷冒出了“力帆破发无疑”之类的帖子。
截至《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稿时,力帆股份的股价在11个交易日里从最高19.90元一路下跌到14.80元(12月9日收盘价)。
在力帆上市之前,北汽、广汽等国内汽车企业,曾多次在非公开场合表达出要收购力帆的愿望,尽管尹明善从一开始就显现出了抵抗情绪,但迫于实力较弱而显得底气不足。而成功上市融资并发力乘用车,或许是力帆避免被收购的唯一途径。
现在看来,进入资本市场的力帆并未能摆脱尴尬命运。面对股价的持续下跌,力帆股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也仅表示:“二级市场的下跌与公司目前的经营业绩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现在公司也没有什么可以披露的重大信息。”据该负责人讲,力帆股价下跌与整个交易行情震荡下行也不无关系。
“力帆上市,对我而言就是范进中举!”尹明善曾在力帆上市前如是表示。而以目前力帆在资本市场上的处境看,尹明善当时的表态似乎在当下显得更加值得玩味。
资产弱势
尽管上述力帆股份的负责人不承认股价表现与力帆业绩有直接关系,但在汽车证券分析师看来,业绩不佳恰恰就是力帆股价低迷表现的最合理注脚。
一直关注力帆上市的西南证券研发中心汽车分析师刘锋表示:“力帆股份的市盈率是30多倍(12月9日收盘后市盈率为34.8倍),而盈利能力更强的上海汽车(600104.SH)和一汽轿车(000800.SZ)的市盈率却只有10多倍,力帆股份未来的业绩预期显然难以支撑其目前的股价。”
同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证券分析人士表示,力帆股份能够上市本身就是一个意外,投资者将不会对力帆股份未来的业绩表现存有太多信心。
实际上,证券分析师以及投资者对力帆的业绩缺乏信心并非空穴来风。
据尹明善此前表示,力帆准备借上市募集资金14.8亿元,资金到位后将投入三个项目:15万辆乘用车整车项目、摩托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及乘用车动力基地项目,其中,涉及乘用车的项目将占用总募集资金中的11.45亿元。“力帆上市之后募集的资金,将主要投入到乘用车项目,表明力帆未来将主要着眼于拓展盈利能力更强的乘用车板块。”爱建证券分析师龙春说。
然而,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也显示,今年1~10月,力帆在中国所有汽车企业中的销量排名从2009年的33位下降到了34位。同时,在今年上半年,力帆在乘用车领域的业务收入甚至被摩托车反超。据一位接近力帆的人士表示,由于长期以来的资金紧缺,力帆无法及时扩大生产规模,其乘用车产能一直停留在5万辆左右,这让力帆损失了中国汽车业近两年的高速发展机遇。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刘锋认为:“2011年,对中国车市起到极大刺激作用的各种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将陆续退出,中国汽车业势必将放缓增长势头,在这种情况下,力帆汽车要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势必难上加难。”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