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牵头部门协调
电子商务涉及的面比较多,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整合各方意见
《21世纪》:有观点认为,如果想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应该借助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特区经验,搞电子商务特区,你对此有何建议?
徐晓兰:深圳改革开放三十年,从重点到示范,先从深圳划个圈,逐渐到沿海城市,从沿海城市往内地,一步一步地深化改革,经济发展才有今天这么好的态势。对于电子商务,我认为它应该先在某些环节要做试点、示范,在试的过程解决问题。
很多领域是相关联的,只是看起来是独立的。生产性服务业涵盖了我们的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物流服务业、中介服务业,这五个服务业之间是有关联度的,是协同发展的,如果把这几个服务业更好地统筹好,整个生产性服务业就会更好地发展。
《21世纪》:传统产业进入电子商务会有哪些机遇?
徐晓兰:传统产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动机是它要进行市场营销的变革。其实我们这次去调研制笔产业,他们都提到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们去晨光,晨光是咱们制笔产业排名前三的,它就谈到其中一个战略,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里头,除了品牌战略之外,就说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21世纪》:现在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同时发现存在很多问题,你觉得电子商务立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徐晓兰:我觉得还没到立法这个层面。我提促进和发展电子商务这个提案的目的就是想针对问题,由主管部门牵头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我这个提案的初衷。
电子商务涉及的面比较多,比如说网上银行属于金融机构,税收属于税务机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整体布局规划属于发改委,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其实我提出这个提案的初衷,是想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针对它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来整合相关部门的意见,出台针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规划。
一个个去解决,比较不太容易,它需要跟各个部门、各个部委去谈。
十五规划里也有针对电子商务的发展纲要,但是规划出来了,得有相关部门牵头去做。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哪些部委应该主持、解决,这要有个协商机制来解决。集中力量办大事,要把相关力量集中起来,放到一个大的战略里实施,而不是一个个去实施,这会比较慢。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