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最神秘的经典著作。人们觉得它深奥难懂,又非常渴望认识它、了解它、掌握它。但几千年过去了,在变化莫测的社会中这部神秘的经典却成了一些人卜命算卦作业的工具。台湾学者曾仕强教授《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而“易字”就是变化的意思,六十四卦只是表示一种现象根本没有好卦、坏卦之分。而《易经》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认识自我从而作到“持经达变”,“通达润怀”。那么《易经》是不是很难看懂呢?曽仕强教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易经,又是如何学习的,又是怎样通过学习而逐渐了解社会和认识自我的呢?
我的名字叫曾仕强,可是我三十九岁的时候,我的身体非常的衰弱,简直是一点都不强。我总觉得头重脚轻,两脚无力,那时我的办公室在二楼,可是上下楼梯我都要小心益益地扶着楼梯走,生怕摔交。我就很紧张,年纪轻轻搞到这地步,怎么办?我利用周末时间回到家里,把我的情形向我爸爸汇报。我爸爸愣了一下,说:早叫你读《易经》,你为什么不读呢?我说读《易经》和我生病有什么关系?他说,当然有密切的关系。我说,我所知道的《易经》只是用来算命的,用来看风水,而我是学科学的,我根本不信这一套。所以,我就不学。我爸爸说,那是一般人错误的观念,就把这本书给害死了。《易经》,它是讲道理的,讲什么道理?讲未来变化的道理。那天他给我谈了很久,他说,我们中国人受《易经》的影响,我们有一句话叫“无三不成理”,我们把任何东西都分成三块,而外国人经常分成两块。我们分成三块,时间有过去、未来、现在,同一天有上午、中午、下午,人也是一样,连孔子都说,有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他一定要凑成三个。他就告诉我,《易经》告诉我们,未来是会变化的,所以一个人要重视你的未来,但未来是不确定的,它是会改变的。改变是有一定的道理,这是我们应该掌握的。我听了以后就说,那很好呀,那我就学学吧!
可是我回去后,怎么读都读不懂。拿了十本书,有七、八本都是告诉我怎样去算命的,怎么去看风水,那不是我要的。所以我回去就问我爸爸,看不懂的书有什么用?他说,你应该先读《易传》,你把易传读懂了,回头再看《易经》,你会觉得它很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