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国各个省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农民工返乡潮。如何帮助这些农民工重新就业成为当地政府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日,全国首家“新市民创业贷款担保中心”在江西赣州成立。令人关注的是,该中心将帮扶新市民就业的范围扩展到了失业返乡农民工。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担保解决融资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保就业成为落实‘三保’工作的重头戏和关键点。赣州是人口大市,也是劳务大市,在做好‘就业文章’的过程中,政府要全力发挥其经济和社会功能。”赣州市委常委、赣州市副市长潘昌坤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新市民”是2006年青岛市率先提出的概念,是指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城市下岗人员和兼职的异地在校大学生等群体的集合。如今,赣州市将“新市民”的概念扩展到了返乡农民工。
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江西为长珠闽腹地,是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2008年,广东省投入500亿元实施“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双转移战略。随后,有媒体称,这给许多坐等沿海产业转移的中西部地区重重一击。而坐守江西南大门的赣州决策层,果断地提出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第一城,为缓解之后的就业压力打下了基础。
2008年,江西省省长吴新雄提出,要研究部署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和工业园区发展工作。目前赣州已有各级各类工业园25个,园区企业1338个。
“仅从劳动力转移优惠政策上看,广东提出企业落脚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如果企业录用广东本省劳动力,还可获得政府的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江西省常年外出务工人员有660万,赣州市占了1/5,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广东打工。这种情况使我们倍感压力。好在当时赣州本身的工业园区正缺工7万多人,所以说双转移对工业园企业招工反而是个机遇。但是,金融危机导致的农民工大规模返乡,则敲响了就业警钟。”潘昌坤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