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至10月,赣州陆续有数万农民工因失去工作而提前回乡。此后,赣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从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发挥政府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工就业的作用等多方面入手,鼓励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各县区纷纷组织有关企业举办招聘会,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从2008年底到今年初,我们共举办了116场返乡农民工就业招聘会,提供了近18万个就业岗位,录用了5.69万人。到目前,赣州81万返乡农民工中有73万人实现了就业和自主创业。对部分生活困难的返乡农民工,我们还将实行临时生活救助。”潘昌坤告诉记者。
“目前工业园的用工需求趋于饱和,企业对员工的技能、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随着金融危机影响进一步扩大,一部分自发外出寻找就业岗位的人员已开始出现‘二次回流’、‘三次回流’,同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十分严峻。解决就业问题不能只用一把钥匙。扶持创业也是带动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创业带动就业
在赣州龙南县,记者见到了肖亮波及其合伙人。1990年,这几个从渡江镇农田中走出去的同乡,一起在广东奋斗了十几年。肖亮波十多年的务工生涯,从仓库主管一路打拼至公司副经理。2005年,已经拥有高薪工作的肖亮波却不安现状。他凭着对塑胶制品生产流程的熟悉,及对销售和管理技能的了解,带着兄弟们又回到家乡,投资创办了丰泰塑胶制品厂。如今,企业产品已出口销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年产值800万元。
“肖亮波成为全镇返乡创业致富的领头羊。不仅如此,他还提供就业岗位,招收了近10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潘昌坤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创业带动就业,这是搞活经济拓宽就业岗位的有效手段。在龙南县渡江镇的返乡创业园里,10多家企业通过政府的政策激励和自身努力,不断发展壮大,已解决农村劳动力500多人。”
从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赣州市共向返乡农民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901万元,直接扶持创业1693人,带动近2万人就业。赣州还积极推动返乡创业园、返乡农民工创业一条街,廉租店面等创业平台建设。
据了解,宁都县田头镇创业园是赣州最早成立、最具规模的园区。它以制衣协会、种养合作社等组织为就业创业平台,提供就业咨询、培训及各项创业服务。目前,园区内已有200多家企业,解决了1万多人的就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