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进口大国
赵萍说,关于降低进口税收的动议这些年部委也在提,但阻力不小。
海关总署规定,2010年9月1日起 “个人邮寄进境物品应征进口税,税额在人民币50元以下的,海关予以免征”,以此推算,个人邮寄3罐以上,差不多超过2.5公斤的奶粉都要被征税,而类似海外代购不属于个人邮寄物品,应按货物进口手续办理,需经过检验检疫并缴纳各项进口环节税款。
海关对个人入境携带价值超过5000元的物品都开始征税。为此,深圳海关从去年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检查力度,希望禁止这种“走私”行为。
“堵不如疏”,赵萍认为中国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都需重新调整。
赵萍表示,当前中国正处于由低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过度,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国家的政策也应适应这种变化进行调整。
首先中国应对现有消费品档次重新划分,一些普通老百姓开始消费的进口商品应降低关税,不应列入奢侈品行列。尤其一些进口日用品,应大幅降低进口税。
现在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化水平的提高,国内的产品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消费者需求。与国外消费者平等享受商品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赵萍发现,一些学者和主管部门对进口商品有很深的误区,认为进口只是为了补充国内产业能力不足,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进口不仅是弥补,他应该成为我们消费品当中的一部分。还有人认为如果进口商品多了,我们自己就亏了,给别人创造了GDP。这也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什么都要自己造。
国内生产可以解决就业,但同时生产所带来的各种污染、耗费资源也是很大的。中国现在提产业结构升级,减少高耗能高污染生产,同时消费也要升级,要从生产大国变成生产和进口大国,这首先需要调整心态和观念。
还有一部分人担心进口多了冲击国内产业,赵萍认为,有些产品中国完全可以不生产,只进口。只要中国做好进口环节的审查检验制度,国内竞争环境的完善。
降低进口税收,使得进口商品与国货站在同一平台上竞争,在赵萍看来对国内产业利大于弊。这有利于促进国内企业提高自身研发能力,而不是保护其垄断。
消费税调整有望在 “十二五”期间逐步实现,但进口关税的调整在赵萍看来并不会顺利。而增值税税率的调整涉及整个增值税税法的改革调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