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房山区食用菌发展纲要
2005年,北京市科委批准实施“食用菌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重大项目后,房山区制定了“房山区食用菌发展纲要”。其发展目标是:“建设一条产业链,强化两个保障,构建两个支撑,完善三个体系”。
一条产业链:建设集菌种研发、试验、示范、推广及菌袋生产、标准化反季节生产、工厂化周年生产、产品深加工、物流配送、废料综合处理、科技服务体系于一体的产业链。
两个保障:组织保障,成立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管农业领导任组长,把区发改委、农委、科委、财政、种植中心等涉农部门联合起来,制定政策、落实规划、组织实施。成立房山区食用菌产业协会,服务于生产、技术、销售各个环节;政策保障,由农委牵头,制定产业发展相关的人才技术引进、质量认证、企业升级达标、打造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等扶持、奖励政策。
两个支撑:科技支撑,加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北京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重点在菌种选育、安全高效栽培技术、加工工艺流程等方面提供技术保障。构建食用菌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食用菌培训中心、信息中心,完善区、乡、村三级服务体系;资金支撑,房山区食用菌产业化的发展要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区政府每年从财政拨出专项资金,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同时积极争取市级、国家级财政支持,做到专款专用。加强银农合作,优先支持产业链建设中的重点项目。
三个体系:市场体系,建设食用菌专业批发市场,培育食用菌物流企业,打造食用菌网上交易平台,扶持产业发展营销大户和经纪人,积极向食用菌期货交易方向发展;产品检测、监测体系,建立食用菌产品检测监测体系,保证食用菌生产从环境、水源、菌种、操作规程、加工、包装整个过程达到无公害标准,实现食用菌从生产到餐桌的全程监控;风险保障体系,政府及生产者每年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建立产业发展风险基金,保障生产者遇到自然灾害时给予适当补偿,降低灾害损失。
“食用菌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
三个子课题
食用菌品种选育及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该课题主要针对食用菌产业在优良品种、安全高效技术及技术转化等方面的不足,选育有市场潜力、适宜当地栽培的品种,研究绿色安全、林地生产、工厂化栽培、废料再利用等技术,建设食用菌优良品种及安全高效技术转化展示平台。
食用菌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该课题针对食用菌产业发展对服务的需求,通过建立食用菌产业技术培训体系、产品配送体系、食用菌信息服务平台,包括成立房山区食用菌产业协会、组建食用菌产业集团、培养食用菌专业人才和食用菌技术工人、开展对农民系统的培训等措施,建立一个服务主体多元化、功能完备、运行规范、以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为核心的开放式的食用菌产业科技服务体系。
出口中高档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产业化开发
该课题的重点是培育龙头企业的科研开发能力,提高其出口创汇水平及产业带动能力。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使全区食用菌出口率由15%提高到25%,中高档工厂化食用菌的出口率达到80%以上,以白灵菇为主的高档菇工厂化食用菌生产量占全国的30%以上;在食用菌知识产权方面实现突破,工厂化中高档食用菌生产、栽培工艺技术领先于国内、国际同行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