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优先开发
重化工行业的发展势必带来资源环境破坏的压力。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曹玉书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在西部尤为突出,现今地方政府内心还是希望上更多的项目,有了项目才有经济的发展,但是当前必须符合环境保护的条件。
王金祥也表示,此次《规划》的方针非常明确,在开发的同时,一定优先保护环境,此次《规划》中提出,将安排退耕地还林还草任务133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任务233万公顷,以达到水土流失治理总面积1100万公顷的目标。他还说:“所以无论是矿产开采业还是加工工业,凡是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政府将坚决不让它在西部落户。”
西部确立三大增长极
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广西)等经济区将率先发展
孙荣飞
昨天发布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下称《规划》)强调,西部地区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发展差距还在扩大。《规划》提出,要使得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广西)等重点经济区,成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曹玉书昨天表示,目前西部地区内在的发展能力特别是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西部地区民生问题的解决任务相当繁重;西部地区人才缺乏。
针对这些困难,《规划》中首次明确强调,要突出重点地区优先开发。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资源富集、现有发展基础较好等优势,加快培育和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规划》提出,要在城市建设、土地管理、人口及劳动力流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要产业布局等方面,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加快建立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广西)等重点经济区,成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
其中,成渝经济区依托重庆和成都两个特大城市,重点发展重大装备制造、高技术、水电、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天然气化工、特色旅游产业、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进一步发挥重庆直辖市的功能和作用。
关中-天水经济区,则依托西安、咸阳、宝鸡、天水等城市,重点发展高科技、装备制造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现代农业和特色旅游产业,加快建设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示范区。
另外,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依托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城市,连接周边广东、海南等地区,重点发展临港型产业,集聚发展大型炼油、石化和林浆纸一体化工业基地,探索建立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上述思路实际是要在西部的内部形成先富带动后富的格局,以增强西部自我发展能力。” 北京大学一位区域经济专家向《第一财经日报》分析。
在此之前,“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也曾提出,要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实行重点开发。强调要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黄金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促进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的形成,带动周围地区和农村发展。
“但目前来看,‘两带一区’的提法过于宏大,运作效果也不是很明显。”上述专家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