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两个月“高校经济圈”随着开学又慢慢复苏,高校附近的酒吧、餐馆、租房又迎来生意高峰期。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学生租房族推动了高校附近租房量的上升,学生、房东、房屋中介在租房上都有自己的一本账。租房环节如何操作?利益如何分配?禁租令是否能禁租?学生租房是堵还是疏?记者进行了调查。
高校商机引来房产投资热
记者在人民大学、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外国语学院几所高校看到,学校外车站、广告牌、电线杆上,学校内宿舍楼、食堂、橱窗等地都贴有求租或出租房屋信息。求租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学生及考研学生求租校外房屋,一种是校外人及考研学生求租学校内床位或宿舍。
求租人对房屋的要求一般较低,很多求租校外住房信息上要求:有床,能做饭,干净即可。而求租校内住房的要求更为简单有床位。但他们对于房价却有一定的范围要求,校内床位一般要求在每月300—500元之间;校外住房合租价格一般要求在600—900元之间,一居室价格稍贵。
赵宏军2002年在中关村附近买了一所85平米两居室房子自住,从家到公司才二十分钟车程。2005年赵宏军调到朝阳区工作,每天上班往返三个多小时让他筋疲力尽。公司给员工提供住房补贴,在外租房的员工每月可享受800元的租房补贴,赵宏军立即租了姐姐在朝阳区的一居室,“亲情价”每月800元,而他自己在中关村的房子以每月1400元出租给两个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赵宏军发现了“高校商机”。赵宏军在2006年初去交物业管理费的时候顺便看了一下自己的房子,没想到承租人已成了二房东,把房子出租给四个大学生了。
“租给大学生倒不是什么坏事,两对小情侣,房子收拾得很干净。但是一问大学生的房租才知道自己亏了,我当时月租1400元就是很低的价格了,就是同情他们刚毕业收入不高。”赵宏军说。
赵宏军的承租人把房子以每月2100元的价格转租给了四个大学生,每个月净赚700元。赵宏军与承租人合约一到立马收回了房子,把房子格局重新调整了一下。
赵宏军把原有的两居室改装成了三居室,取消了客厅的位置,再以每间房屋800元的价格出租,每个月收租2400元,比以前多了整1000元。
“房子特别好出租,和人民大学离得很近,走路十几分钟就能到,我就租给大学生,现在在这里住着两对情侣,一个考研的,他们不会惹是生非,对房子也比较爱惜。”赵宏军说。
因为房租可观,赵宏军进行了一项投资。2006年6月赵宏军在中国传媒大学附近买了一套80平米小三居的二手房,与传媒大学隔街相对,每平米5100元。
“用公积金贷款买的,我和老婆的公积金提出来够首付了,自己手上再加点钱多付点首付,这样每个月只交1000多元钱月供,我们俩每个月的公积金就够交月供了。我把房子交给中介了,每个月2200元,不管淡季旺季,租金一年一付,中介把房子隔成了四间,租给了大学生,也很省心。”赵宏军说。
赵宏军除了自住房以外,并有两套房出租,每月收租4600元,他是高校经济圈的受益者,其他租房受益者还有房屋中介。
房屋中介热捧群租
张玲(化名)是某房屋中介公司的客户经理,她向记者谈起她的生意经。
“房源是最重要的,校内的住房出租很赚钱,但房源比较少,一般是熟人才把房子给我们中介,校外的房源较多但竞争对手多。”张玲说。
张玲手上有几套校内住房,主要是教师宿舍,一居室和小两居的较多,宿舍里摆放高低床,以床位的形式出租。
“这样床位很好出租,一般出租给考研学生,刚毕业正在找工作的学生,还有一些参加工作的人也喜欢住在学校,吃饭方便,租金便宜,也很安全。”张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