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机店受家电巨头冲击
cye.com.cn
时间:2007-10-15 22:01:27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张文杰 我来说两句 |
|
 |
|
通过家电卖场和吞并手机连锁品牌店两条腿走路,家电零售巨头强势进入手机市场 近日,国美终于打响了整合手机连锁的第一枪。据了解,国美电器已经完成对陕西蜂星电讯22家门店的收购,本次收购涉及资金5000万~8000万元。
今年以来,国内手机渠道商之间整合加快,迪信通收购上海协亨手机连锁在北京的全部门店,而按照国美今年的计划,到2007年底,将在全国主要城市建立100家手机连锁店,实现198亿元的销售额。据相关数字显示,2007年中国手机市场总增量约为1.5亿部以上,市场销售金额达1500亿元以上,国美的销售目标即是占当年市场容量的10%以上。国美也明确表示,将通过家电卖场和手机连锁店两个渠道销售手机,抢占市场份额。
铺货量千台以下的单店受冲击大
家电巨头通过在卖场和收购中小手机品牌店杀入手机市场,市场整合在所难免,而没有经营特色的手机单店最容易被挤出局。地区品牌店虽然也有冲击,但目前影响不大。
随着国美的“数码店”以及卖场手机销售在全国的布局,对部分区域卖场的洗牌在所难免。8月24日,国美集团总部通讯业务中心副总监王爱军在成都表示,“就全国范围来讲,成都是最后一个手机高度集中销售的城市,一年前太升南路的手机销售集中度高达85%,随着各大连锁的加强布局,太升南路的份额已经下降至65%,但这个数字也很高,上百家的专营店集中在太升南路,直接提高了房租等营业成本,而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可以看到,“大店(旗舰店)+小店(3C数码店)”的模式正成为国美、苏宁两大家电连锁的一种发展趋势,大店具备规模化效应,小店则灵活机动,二者构成优势互补。
在目前的成都手机市场,超过60%份额集中在市区集散市场,不到20%的份额由国美、苏宁等综合卖场掌控,另外20%分散在各郊县。而在市区集散市场,接近70%的市场份额被讯捷集团和泰立通信、华惠通讯等专业手机连锁卖场瓜分了。但由于家店巨头的手机销售迅速崛起、来势汹汹,其低价政策对在其附近的经营品类较接近的中小商家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
面对国美模式的冲击,四川华惠通讯连锁公司零售板块负责人罗曼告诉记者:“这对单店手机铺货量在1000台以下的中小店面冲击比较大,自己这样的连锁品牌店虽然也有影响,但受到的冲击有限。”
“那些在太升南路租一个柜台卖手机,没有经营特色的手机店面容易被挤出局。”一位曾在北京中关村长期打拼的资深IT人士也这样对记者分析。
事实上,就在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手机集散地太升南路上,几乎每一天都上演着铺面关闭转让的一幕,激烈的竞争让没有专业优势与资本实力的中小手机店面在艰难维系。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