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研发中心在华影响力初显
cye.com.cn
时间:2008-4-10 14:44:11 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
|
|
2007年是跨国药企宣布在华建立研发中心最为密集的一年。2008年,这些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发展之路怎么走?它们将对整个制药研发圈产生怎样的影响? 作为跨国药企研发高级人员出席最为密集的高端专业会议之一,中国药业研发国际会议近日在沪召开,包括辉瑞、葛兰素史克、诺华在内的各跨国药企中国区研发总裁集体亮相,共同讨论上述焦点话题。
全程在华 各有特色 无独有偶。就在中国药业研发国际会议结束当天,诺华在华研发中心举行了奠基仪式。而早在2006年底,诺华就宣布投资9800万美元建设该中心。
对此,诺华中国生物医学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恩介绍说,“研发中心将从疾病模型入手,关注发现靶点、寻找药物治疗途径、临床试验到申报批准的全过程,并与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运用紧密联系。” 两年前,业内部分观点认为,跨国药企在华建立研发中心“是为临床试验服务,不具备核心技术”。而当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等纷纷宣布“将药物研究开发的全程都在中国完成”的那一刻起,即已宣告其各自在华研发中心将以独立的研究方向和完整的研究过程出现,而非跨国药企研发群体中的附属品,它们将把相对成熟的制药研发过程引入中国,把转化科学等新兴药物开发理念带入中国。 不难发现,跨国药企在华研发中心的共同特点在于,将以中国市场的需求作为首要研究方向。 阿斯利康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张晓林在本次会议上一再强调“In China,for China”(立足中国,服务中国),“我们的研究集中在肺癌、肝癌等东方人的高发疾病上。初期,我们主要致力于新生物标记物的寻找、开发和验证。”
尽管将目标定为在中国人的高发病种上,但各跨国药企发挥一己所长,选择的病种各有不同。如诺华目前在华研发以肝病引发的肝癌为主,葛兰素史克以神经退行病变为研究方向,罗氏则继续在肿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刚与诺华生物医学有限公司签订建立联合研究室的复旦大学副校长陈晓漫表示:“跨国药企看到了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广泛扎实的科研实力,而从中国创新和疾病治疗的角度看,他们(在华研发中心)的加入使我们多了一些经验丰富的与疾病斗争的战友。”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