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分析说,苏南民企创业初期,承袭了乡镇企业的领导体制、运营方式和要素框架,主要是填补国有经济退出的领域,靠劳动密集型、低端出口加工型确立竞争优势。民企二次创业和苏南模式提升的关键,在于经营思路的调整和资本结构的变化。跻身创业投资,意味着苏南民企已跳出铺摊子等传统扩张窠臼,步入新的资本裂变之路。她不仅可以为传统产业的进一步整合与快速发展提供动力,还可以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来源。
陈凌也有相似的看法:苏南民营企业家以往习惯于单打独斗,而一旦跻身创业投资,相互之间的参股、合作、要素流动很频繁,势必打破行业、地域的狭隘观念,有钱大家赚,风险大家担。吆喝了多少年的改造传统产业,将在创投推动下变成现实——通过资本增量结构的变化,引导过剩产能转入高科技领域,从而带动存量资本的优化。
扬长避短一路走好
做实业在行的本土企业家,尽管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在资本市场上的经验普遍不足,如何扬长避短一路走好?
武进区发改局副局长黄学贤说,创业投资以几年甚至几十年来计算回报周期,不是立竿见影的一锤子买卖,既需要企业家摆脱急功近利和投机的心态,也需要政府部门完善考核办法,促使这个行业的持续性发展。
创投业既是高收益,也是高风险,成败的关键在人才。陈凌告诉记者,要找到好的优质企业,可谓是披尽黄沙始见金,离不开执行力强的管理团队。企业一定要改变在家族、朋友中选人的做法,不拘一格选任职业经理人。当务之急是与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产权交易中心等建立合作关系,配置金融、财务、决算等若干个管理团队。
“资本的春天已经来临。”常州市委常委、武进区委书记沈瑞卿认为,庞大的非正式合作网络使外资在创投业具有强劲的竞争优势。因此,加快构建自己的合作网络,是关涉到本土民企能否将创业投资做大、做强的核心问题。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行业协会与行业领先企业增强合作意识,打造专业团队,避免散兵游勇式的混战。
据悉,武进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快创新创业投资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包括引导基金、税收、工商登记、法律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同时建立项目库,让创投企业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