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矿 重建应打技术牌
作为继湖北、云南、贵州之后中国的第四大磷矿石产区,四川磷矿产业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一席。2007年四川磷矿石产量511万吨,占全国产量11.3%。但是,由于四川相当一部分磷矿资源集中在金河-清平地区,而后者距震中汶川100公里之内,故磷矿资源遭受的毁坏比较严重。
龙蟒集团是当地受创最重的企业之一。该集团德阳地区磷化工基地5个分公司的厂房全部倒塌;钛化工、生物化工部分受损;矿山40多千米道路、22口矿井全部被摧毁。企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0多亿元。此外,四川什邡蓥峰实业总公司20万吨/年磷肥、39万吨/年硫酸、30万吨/年复合肥生产装置全部毁于一旦,1.5万吨/年氮肥装置部分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在清平拥有磷矿的中国化工集团此前也宣布有1.5亿元的损失。
绵竹市常务副市长许飞地估计,灾害造成绵竹工业三大支柱的严重损失,其中磷矿的损失可能难以恢复,由此造成绵竹市重化工产业链条的断裂。
不过,灾后重建已提上日程。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中国化工集团拟在受灾较重的清平磷矿山下规划建设年产20万吨磷铵项目。为此,公司已要求连云港设计院加快完成磷铵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一并考虑现有磷矿和为20万吨磷铵配套建设磷矿的方案,要求按现代矿山建设的标准,提高矿山开采中的机械化水平,最大程度减轻矿工的劳动强度和安全保障水平。
四川权威化工专家、原四川省化工厅厅长刘资甫表示了在重建中提高技术门槛和含量的想法:这样尽管投入较大,但未来能耗会更低、循环水的利用率会更高,成本也会下降。“全球面临粮食紧缺,而磷肥是农业的支柱和基础。故此,国家应让四川的磷化工产业尽快恢复以支持粮食生产。”刘资甫建议政府给当地磷化工产业一些优惠政策,如贷款贴息、降息、充实资本金等,让企业能在重建中更快恢复。“这是一条产业链,如果磷肥供应充分了,粮食生产就能增加;粮食供应充分了,CPI的控制也容易了。”刘资甫最后说。
机械 订单飞来助重建
机械制造业是这次地震中受创最重的产业之一,而作为四川重工基地的德阳和汇集了诸多军工企业以及大型企业的绵阳两地首当其冲受到波及。四川省经委此前表示,在地震灾害中,四川省内重灾区的工业企业都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德阳和绵阳两地工业企业的受灾最为严重。
据悉,德阳汇集了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东方电气、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川油宏华公司等一大批有名的重装制造企业。“一直以来,德阳的工业主要指标都位居四川省第二,是中国大型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在这次地震里受损最为惨重。”四川省经委办公室副主任熊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据初步统计,德阳东汽仅成品就损失达到30多亿元,还不包括人员、设备、厂房的损失。二重集团损失则据称在170亿元以上。不过,仅仅在灾后第7天,东方电气就公告了灾后第一单:与中国节能发电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12.4亿元共134台风电合同。5天后,华能国际又与东方电气签订了价值约45亿元的发电机组设备订单。5月25日,华电国际又在德阳东方汽轮机主机二分厂与东方电气签下淄博2X330MW级热电联产机组(炉、机、电成套)供货合同。由此,东方电气灾后三笔订单的总额超过60亿元。
这一切,令当地装备制造业看到了重建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