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本次地震造成超过300万座建筑物倒塌,大量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受损,灾后重建任务艰巨,水泥面临巨大市场需求。业内预计,四川灾后重建对水泥的需求量将超过1亿吨。
而水泥历来是一个区域性很强的产业,运输半径在300公里以内,超过这个半径就会造成运输成本急增,这导致外地水泥难以入川。也正因为此,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中国建材等巨头干脆直接赴川投资建设新厂。
市场景气周期拉长
与此同时,尽管在地震中遭受了惨重损失,但拉法基、金顶、利森等川内水泥企业也纷纷在筹划进一步扩大产能。
据了解,拉法基已经计划在广元投资10亿元左右建设新的生产线。6月5日,亚东水泥也与彭州市政府签署了新型干法水泥三期生产线项目投资协议,总投资11亿元,预计明年即可投产。此外,四川金顶、德阳利森等川内重点水泥企业也先后宣布将投资新的生产线。
由于新建一条新的水泥生产线至少需要1至2年时间,且一条生产线投资均以数亿元计,如果仅仅为了灾后重建设厂,其效益是否会难以保证?将来是否会造成产能过剩?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担忧眼下没有必要。首先是近年来四川水泥市场一直存在缺口,并导致价格持续上涨;其次是落后产能正在淘汰,需要先进的产能来填补;再次,灾后重建工作一旦全面展开,市场对水泥的需求将大幅增长。
该人士认为,考虑到灾后重建至少要持续3~5年时间,这也将使水泥市场景气周期拉长。预计在未来几年时间内,川内水泥市场价格仍将维持在相对高位,并面临一定上涨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