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8年,中国经济面临着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以及自然灾害带来的重重挑战,因此奥运之后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会否衰退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在17日举行的2008奥运经济(北京)论坛上,许多官员和专家一致认为,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不会衰退,将以良好的态势持续发展。
樊纲:对奥运后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我对奥运后中国经济充满信心。”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论坛上明确表示,奥运概念为中国经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不仅对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有带动作用,而且从观念和制度的各个方面促进了中国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对于一些国家在奥运之后出现经济下滑情况,樊纲解释道,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首先,经济规模问题,如果举办城市在一国的经济规模中占比较大,那奥运赛事这种大规模的投资项目确实有可能对之后的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但中国包括三十多个省区市,北京在其中的比例是比较小的,即使是在奥运会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最高峰的2006年,北京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约为2.9%,同年的施工面积仅占全国的3.1%,对全国的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的。
其次,北京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不会在奥运会后出现大幅下滑。因为北京目前仍然处于发展的早期或中期阶段,它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对城市设施的需求、对城市住房的需求,在今后十年、二十年都会有巨大的潜力。
“当然,从其他国家的经历来看,奥运之后有可能会出现一个衰退的过程,我国也一样,毕竟有时候预期和现实会出现差别。”樊纲表示,但国内从2007年底就对宏观经济进行了及时调整,增长速度和出口在放缓,楼市在调整,股市在进行严肃的调整。因此,他认为奥运会以后中国的经济将开始新一轮的相对比较健康和稳定的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