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做人要有做人的准则,商场要有商场的规矩”这样的道理,人人都懂。特别对精明聪颖的商人来说,应当理解得更加深刻、更加全面。
然而,就如前人所言,虽然商场上的很多道理都通俗易懂、简单明了,但是,如果这些道理被钱所左右、被利益所绑架,那么,道理也就不成其为道理了,再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道理,也会在商人的眼里变得异常复杂、异常难以理解,甚至会让一个个的商人变成疯子、傻子,变成不可理喻的人。
名噪一时,甚至可以说臭名昭著的“电商战”,虽然仅仅“轰动”了几天,就随着刘强东微博上“挑战书”被删除,偃旗息鼓、狼烟不再了。但是,它留下的恶臭味,似乎并没有消去。刘强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又在呻吟,将把“电商战”打上3年,让苏宁和国美感受一下自己的厉害。
殊不知,这样的呻吟,对公众和消费者来说,已不可能再像挑起事端时那样让人兴趣昂然,甚至充满某些期待。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这样的表态,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都会觉得好笑。
因为,这场“电商战”说白了,就是一场由疯子引起(不是发起,发起就应当将其坚定地做下去,并认真承诺对公众和消费者的承诺。但京东没有做到,也就谈不上发起,而是引起)、傻子接荐的“疯傻对决”。
众所周知,如果按照刘强东在微博上所说的,大家电将实行三年内零毛利,由此京东所有大家电将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10%以上;另外,京东将在全国招收国美、苏宁询价员,每店派驻2名。那么,不仅经销大家电的商家会赔得底朝天,而且供货的企业也会受牵累。即便京东的大家电业务只有全部业务的30%,远比不上苏宁和国美,似乎这样的方式,能够让苏宁和国美受到更大的损失,最终臣服于京东,可是刘强东也许忘了,苏宁、国美虽然大家电业务固然很多,但是,他们的实力也远强于京东,京东能够承受的事,他们怎么能随不了呢?显然,对刘强东和京东来说,不仅疯了,而且傻了。
就算刘强东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目的不在“价格战”,而在资本市场,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苏宁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诸如“资金链”断裂这样的问题,让京东等企业能够浑水摸鱼,加上国美此前由于“黄光裕事件”以及内部纷争,已经难以有更强的实力和更多的能力与京东再打大规模的“价格战”,所以,必须把苏宁当作“头号敌人”。可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给自己带来的风险可能比其他商家更大,会让自己在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角色更加难以扮演。
对消费者而言,从眼前利益考虑,当然希望能够出现“价格战”,而且,只要在“价格战”中有一点不兑现承诺,就会立即对商家展开批判和攻击。因此,商家在消费者面前,要想“做秀”、制造“眼球效应”,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而对供应商来说,以前由于家电企业过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现象十分严重。当商家发动“价格战”时,供应商为了能够不立即死掉,只能被动参与到“价格战”中。因而,使许多生产企业因为“价格战”而倒闭、破产。现在不一样了,随着一大批家电企业的关闭、破产、倒闭,家电行业的产能过剩现象已没有那么严重,生产企业不需要再象过去那样由商家牵着鼻子走,而完全可以由自己来决定出厂价格、合作伙伴。那么,商家在是否发动“价格战”等方面,也应当十分慎重,而不是信口开河。
从这两方面来讲,刘强东的价格挑战,完全是打错了算盘,找错了目标,只能是一种疯子行为、傻子举动。
而苏宁和国美来说,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去接京东的荐。要知道,京东发动这样的挑战,怎么做,都只有一个结果输。首先,京东没有实力去承受亏损之伤。如果苏宁和国美不应战,京东的大家电销售会立即快速增长。而按照刘强东微博上所售出的承诺,那就是销得越多,亏得也越多。现在,京东的大家电业务只占全部业务和30%,而一旦“电商战”让其业务大幅增加,京东有能力和实力接受这样的亏损吗?
第二,如果京东不能按照承诺向消费者兑现降价要求,那么,消费者就会对京东的信誉产生质疑,继而对京东商品的质量、服务等产生不信任。最终的结果,京东可能在短期内大家电业务上升了,社会形象和信誉则可能大大降低。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