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一些科技型创业企业在流失,让人忧虑!” 两会期间,如何能吸引创业型科技企业留在深圳,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多位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较高的创业成本、生活成本等因素,深圳对于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正在降低,深圳经济要想保持持续活力,应抓住要点,在创业企业最为关切的租金、融资、政策环境等几个方面给予足够的扶持。
亟须培育前端投资机构
“深圳必须要形成梯队力量,需要腾讯这样的大企业,也需要数以万计的小型微型科研型公司,他们中将诞生未来的行业龙头”。昨日,在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福田代表团,宜搜科技CEO汪溪代表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言辞恳切地说道,希望深圳有更多针对性的政策来帮助这些未来的“腾讯”。
他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充分体现了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目前深圳也出台了一些措施改造旧厂房廉价租给相关科技企业,降低小微型科技企业的创业成本, 但对于小型微型科研型公司而言,仅有这方面的扶持还不够,融资难、成本高昂是他们普遍面临的问题。
“深圳创投机构是很多,但大部分投资机构将目光聚焦于短期内会上市的企业!”在汪溪代表看来,这一状况令他十分忧虑。他谈到,资金往往成为制约科技创业型企业发展的瓶颈。而目前深圳创投界的结构对于扶持小微型科技企业支撑不足,尤其是500万人民币以下、200万至500万美元左右的前端投资机构数量太少。
他说,这样是很短视的行为,直接导致了一个趋势,更多优质的初创型企业去北京、上海找投资,现实情况是,正有一批中小型科技型企业在往北移。汪溪说,随着租金和人力成本的提高,小微型科技企业的创业环境已不如从前,建议深圳市尽快采取一些措施,特别是吸引更多投资小企业的VC、PE的投资机构落户深圳,为小微型科技企业争取更好的融资环境。
呼吁尽快启动立法调研
除了市场的力量,多位代表对小微型科技企业的政策环境也给予高度关注。本届人大会上,李继朝、顾永德等11位代表联名呼吁:应尽快开展立法调研,推出“小型微型民营创新科研企业发展条例”。
代表们认为,腾讯、迈瑞、大族激光资金 研报]等十年前都是微型创业企业。但是,没有专门促进小微创业企业的管理法律法规。现实状况是,这些小微型科研型公司注册不久,项目在研发中,很多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作为技术的人员一般又资金实力不够,也需要政府在政策、税收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对此,代表们给出建议:由市创新委对小型微型科研企业进行全面登记分类, 筛选出科技含量高有世界前沿技术的公司,同时对小型微型公司进行研发产品登记,分类进行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尽快进行立法调研,完成促进民营科研机构、企业、公司的发展条例。小微创业企业“流”出深圳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