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行业的虚假繁华,团购在去年逐渐走出乱象趋于稳定。据团购导航网站团800数据显示,去年行业总成交额和总购买人次环比增长93%和45%,分别达到213.9亿元和4.56亿人,从整个团购发展上来看,行业在去年经历了倒闭、盈利等五大关键期,目前团购的格局基本已定。
暗涨价:
产品折扣力度减弱
根据团800近日发布的独立团购网站《2012中国团购市场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去年国内主流团购网站总成交额为213.9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93%。全年总购买人次较2011年增长45%,达到4.56亿人。
报告指出,去年12月团购总交易额为21.6亿元,创历史新高,而当月在售团单数量和购买人次两项指标也达到36.7万期和4421万人,分别环比上涨23.9%和15.8%。这是去年继8月后第二次月成交额超过21亿元,也是连续3个月购买人次低于4000万人后首次实现逆转。
对此,团800联合创始人、消费专家胡琛认为,在团购业绩呈现年末翘尾势头的同时,必须意识到更大程度是来自于团购网站们对地面商户的大量开垦和长期售卖。各家网站在去年纷纷放弃烧钱推广的营销模式,而是采取“提供更多团购选择”的经营思路来大量拓展本地商户,把其都团购化,并搬到页面上去,以期最大化捕获网民的团购消费可能。
据统计,2012年月度在售团单期数为20.8万期,较2011年的4.5万期涨幅剧烈。同时,为了改变长期低迷的毛利率,团购网站们在这一年中将团购价格悄然提升,平均价格已升至3.9折,并通过推出一些5-8折的优惠套餐项目来整体提高自己的盈利空间。
倒闭潮:
网站数量腰斩近半
虽然对于团购行业来说,谈及“倒闭”已不新鲜,但是从数据来看,目前全国仅剩的2000多家团购网站与去年年初3790家的数量相比,近一半的倒闭率显然仍不是小数目。业内人士甚至认为,如果把目前身为淘宝网店的“类团购”网站数量剥除,目前团购网站的数量不会超过2000家。
去年在资本寒冬的压力下,大型团购网站迫于生存压力彼此压制着发展空间,这让许多中小团购网站更失去了与商家谈判的筹码,从而被迫退出主赛场。在去年团购的激烈竞争下,曾经身为行业前十的24券也难逃厄运,于近日正式宣布倒闭。
据悉,这家2011年3月上线的团购网站至今获得过6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美国伟高达、鼎晖创投等,此6轮融资总金额为5000万美元。其CEO杜一楠甚至在2011年底放出豪言,“24券要做国内第一家盈利的团购网站”。
对于团购行业的“全团倒闭风波”,南京大学电子商务系主任王全胜向媒体坦言,这跟中国团购市场没有关系,与团购网站自身轻服务重圈钱的软肋有很大关系。
苦盈利:
行业血拼扭亏能力
尽管一部分团购网站未将发展重点放在精细化运营上,遭遇了倒闭境遇。但是去年年底多家团购网站相继宣布盈利,无疑成为行业去年最大的利好消息。
自去年9月满座网宣布实现1元钱盈利以来,窝窝、美团先后在2012年底宣布实现规模性盈利。记者了解到,早在今年年初,行业前十名中的5家就已明确表示将盈利提上议程。分析人士当时坦言,如果团购网站在上半年仍未实现盈利,恐将面临淘汰命运。然而,“无论如何盈利对于整体团购行业而言是非常利好的消息,但如何能够保持规模性盈利仍然是团购网站必须面对的问题”,胡琛如是说。
为了做到精细化运营尽快实现盈利,各大团购网站将发展重点也由发达城市转向了三四线城市。报告数据显示,去年三四线城市总销售额达99.41亿元,占总体量的46.5%,而同样是这些城市,在2011年的市场规模占比仅有不到20%。去年,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团购交易贡献从28.3%下滑到22.9%,面对一二线城市发展逐渐饱和的现状,多家全国型团购网站再次开启了走向地方的步伐。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