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卖“红色记忆” 农村小子一年赚百万
有心之人无意中发现商机
来自福建省建瓯市东游镇的陈成年龄虽然不大,但是在生意场上却已经闯荡六七年了。1998年,陈成刚刚初中毕业,那一年春节,陈成的表哥从北京回家探亲,那时,在北京开办图书公司的表哥已经事业有成,他看到陈成头脑灵光,就鼓动他去北京帮助自己打理生意。
陈成头脑灵活,做事认真,很快就打开了局面,表哥见状非常高兴,在一年后,干脆将整个北方市场开发的任务全部交给陈成打理,陈成也没有辜负表哥的信任与重托,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不久后,陈成再次向表哥提出建议开发红色题材高档纪念册,可是在表哥看来,商场奉行的是做熟不做生,贸然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会面临很多不可预测的经营风险,比如经销商如何寻找,销售渠道怎么掌握,库存定价这些专业知识的欠缺。如此多的说道对于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来说实在是太过艰巨,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失误,那时可不仅仅是赔本那么简单了。他在心里暗下决心,自己的眼光到底是否正确,必须经过市场才能检验,如果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
开始“红色”创业
下定决心后,陈成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创业。可是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自己初次创业,经验匮乏,资金不够,如果操作不慎,那可就满盘皆输了,到时可能连本钱也会赔个精光。可是话又说回来,到底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才能一击即中呢?那天,他去朋友那里办事,发现朋友胸前别着一枚精致的毛主席像章,陈成禁不住问他:“你这枚像章很别致呀。哪里弄的?”听到陈成这样一说,朋友自豪地故意挺了挺胸脯:“那当然了,毛主席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可是不可代替的,我们老总家里还挂毛主席像呢。”
2003年8月,陈成离开了表哥的礼品图书公司,与一位朋友一起合作,投入将近60万元,做起了开发高档珍藏纪念册的生意,成立了北京东方国礼文化艺术交流中心。50多万元,如果用来居家过日子自然是绰绰有余,可是用来创业却显得捉襟见肘。陈成租了两套房子,一年下来租金就需要8万元,一套作为办公室,另外一套则作为寝室。为了代步,陈成购买了一辆车,又花去了12.5万元。
由于陈成准备开发的高档纪念册主要以开国领袖毛泽东为主,那么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许多问题:毕竟是头一次承揽如此大的策划,设计人员在许多内容的尺度处理上缺乏经验,陈成也无法进行一些具体的指导与操作。结果,一个月后,当陈成拿着样稿找到中央文献出版社的李庆田编辑审定的时候,满怀希望的陈成却被当头泼了一瓢冷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