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思变,可是王锦红这一变,却变出了周围人都没见过的东西——今年4月份,学医药的王锦红在金凤区开了一家叫做紫河轩的人胎盘制作中心。由于人胎盘代加工这一产业的特殊性,紫河轩自开业以来,一直充满着争议,甚至有热心市民投诉到药监局,要求查查紫河轩是否合法。“其实我就是个普通的创业者,只不过我所从事的行业、我所找的项目,都是新生的而已,”王锦红说,“我只是简单地把产妇家人送来的胎盘,加工成胶囊,收取一定的加工费用。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猫腻,而且我这里也不卖胎盘。”
A 穷则思变
几年前,王锦红和丈夫从农村来到城市,不久,两人在金凤区买了房子安下了自己的小窝。可是,当两人爱情的结晶诞生之后,问题便出现了——王锦红的工作单位在永宁县望远镇,每天奔波之余,无法照顾孩子。另一方面,王锦红工资不高,两口子日子平时就过得很紧,现在添了一张嘴,经济更加拮据了。“当时我们就在想,每个月赚的钱不多,照顾不了孩子,家里经济也特别拮据,还不如自己辞职干点什么,这就叫穷则思变吧,我想每个创业者都有这么一个思变的过程。”
“那时候我就在想,干什么能养活我自己,还顺带着把家里人的工作一起解决了。开饭馆?不行,我们没那个技术和资金,而且也不一定能赚到钱。开商店?我们没经验,最重要的还是没资金……”就在王锦红苦恼的时候,几个朋友的电话让她脑中闪过了一个灵感,“我生下孩子后,让老公把孩子的胎盘做成了胶囊,效果不错,很多同龄的朋友听说这个事儿之后,都让我们帮忙,我一想,这不就是需求么?我要把它做成生意怎么样?”
王锦红夫妇做了周密的市场调查,首先是有市场,银川市每年待产的产妇大约有6000人~8000人,按每人的胎盘150元的制作费来算,一年银川就有90万元的市场,即使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要做(胎盘胶囊),他们也能收入30万元,这比起原来的工作,可是强了几百倍。第二,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不会打理这个(胎盘),而老人用瓦片煨的方法,不卫生,营养损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