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创业
创业是指某个人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某种技术,利用或借用相应的平台或载体,将其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
然而,什么是创业?在创业界有不同的意见。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复杂过程。”创业必须要投入时间和付出努力,承担相应财务、精神和社会的风险,并获得金钱的回报、个人的满足和独立自主。霍华德•H•斯蒂芬(HowardH.Steven)认为:“创业是一种管理方式,即对机会的追踪和捕获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其当时控制的资源无关。”并且进一步指出:“创业可由以下七个方面的企业经营活动来理解:发现机会、战略导向、致力于机会、资源配置过程、资源控制的概念、管理的概念和回报政策”。杰弗里•A•蒂蒙斯(JeffryA.Timmosns)则认为:“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是机会驱动、注重方法和与领导相平衡。创业导致价值的产生、增加、实现和更新,不只是为所有者,也为所有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
科尔(Cole)(1965)提出:把创业定义为“发起,维持和发展以利润为导向的企业的有目的性的行为”。史蒂文森(Stevenson),罗伯茨(Roberts)和苟斯拜客(Grousbeck)提出:“创业是一个人——你不管是独立的还是在一个组织内部——追踪和捕捉机会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当时控制的资源无关”。
美国学者帕尔特-蒂-维罗斯(Paud.D.Reynolds)教授把创业概念延伸到从人们创业意识产生之前到企业成长的全过程。他认为创业应该分为四个阶段:(1)未成年;(2)创业行动开始之前;(3)开始创办企业;(4)企业成长。未成年就是创业意识萌芽阶段,创业者心里有创业的冲动,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当机会出现后,创业欲望加强,开始进行各种准备活动,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接着,创业者或者独自一人,或者组建创业团队,开始进行市场调研,拟定创业方案、融资、注册登记、建厂生产、提高产品或者服务质量。最后,企业进入发展期,进入第二次创业阶段。
综上所述,创业是一个人们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复杂过程,即是人们创业意识产生之前到企业成长的全过程。
这样的解释,我想很多人还是不会明白的,特别是一些刚离开学校没几年的年轻人,认识上有着很大的误区。从收入角度来说,可以让你和你的全家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能够赡养你的父母,能够抚养你的孩子,全家还能够出去旅游,去娱乐.....。从名誉的角度来说,在社会阶层中(我们不要否认阶层的存在),你进入了至少中产阶层,全社会虽不仰慕,但至少尊重你。
可是我们很多人错了,他们认为,创业就是要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企业,要拥有巨额的财富,要名车美女,出入各种上流场合。
我要告诉你们,这不是创业心态,这是暴富心态。
关于暴富:在这个社会中,我们不排斥暴富,如果有暴富的机会而又无多大风险,我也一定挤破脑袋去抢。(很类似于买彩票,但是我从不买,因为机会成本太高)
请大家记住一句话“商场没有惊喜”。
上面所说的有些极端了,绝大部分创业者还是相当吃苦耐劳的,他们承受创业的艰辛,疲惫,紧张,失落,沮丧.....
但是你们知道,这又错了。创业应当是辛苦,但不应当是艰苦。如果你经营自己的企业非常艰苦,甚至于如履薄冰,每日胆战心惊。你应当怀疑和反思,自己是不是已经走错了。
我来举个例子说明吧。有两个人,一个是品牌公司的总裁A,典型的高级打工者。另一个是某单位某分公司的总经理B。
A对自己的定位就是职业经理人,离开了公司,他依然每月拿着高薪,在外还有自己的关联企业来处理业务过程中的一些项目。
B离开某公司之后着了魔一样想要自己当老板,现在开了自己的公司,然而长达一年一笔营业收入也没有(他是非常优秀的销售,但是他之前做的都是大客户,大项目,现在正在跟的也是大项目,对企业来说是没有很好现金流的),每天过得都很艰苦,每天都会产生新的希望,每天也都会失落和疲惫。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