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转变
如今市场上形形色色的中介公司,从坐拥数十家甚至上百家门店的知名品牌企业,到只有一个小门面的个体户。 据统计,目前,东莞市的厂房中介到工商局登记的有172家,没有登记的还有400多家。新形势催生新中介“洗牌” ,这牌非但没有越洗越精,反而越洗越多,被淘汰者远不足以抵消新加入进来者,现在厂房中介市场竞争激烈堪比房地产中介。
在惨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不仅仅是中介企业之间的你死我活的竞争,也是经纪人的工作环境恶化,经纪人群已日益陷入行业危机引起的生存困境。
“总体交易量本来不算太大,加上门店林立,僧多粥少,光靠收取经纪佣金,中介怎么吃得饱。”黄雅鑫的话一针见血。“僧多粥少是一个原因,而另一个原因则是,早年在市场开拓方面比较成功的中介公司,更容易得到开发商的认同,从而造成一个滚雪球的效应。”因此,一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大小中介除了各出奇谋、违规牟利,或偃旗息鼓、夺路而逃,实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不得的选择结业并不奇怪。
中介公司是个弱势群体,在竞争激烈的势态下,中介公司面临着由暴利到平均利润的转化,赢利能力下降,在中介产生的各项利润构成中,策划是智力含量最高的,但利润小;销售的智力含量不如策划,但却是最赢利的;作为一个靠智力吃饭的行业,颇有些舍本逐末的味道。
中介业内人士认为,现在中介的策划代理活动模式几乎雷同,竞争越激烈,市场销售压力就越大,这对从事中介代理的公司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厂房中介公司如其在水深火热的竞争环境中摸爬滚打,不如来个角色转换,变身为以招商引资、代理为主,顾问为辅的创新经营模式。
珠三角一直有着潜在的产业优势,香港贸易发展局在2007年10月至11月期间,向337家在珠三角从事加工贸易的香港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高达78.3%的受访公司表示不会考虑迁移其在珠三角的生产活动,珠三角仍是港商投资首选地,始终是广大投资商首选的沃土。作为厂房中介,思维转换了,角色转变了,无疑能成为招商引资的生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