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稳增长”之势,地方投资欲比天高!继8月底各地投资计划总额达7万亿元后,近日该数据再次大幅刷新为超20万亿元,仅四川省一地24日公布的投资计划就达6.49万亿元,为近期愈演愈烈的投资竞赛再添新火。
“这是十分危险的信号!”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经济学教授赵长茂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认为,地方政府在借“稳增长”之名,追求政绩、无序投资,会给经济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广东省政府参事陈鸿宇则向南都记者直言,地方政府不肯用心培育经济内生增长机制,仍寄望于靠大项渡难关,因此大搞投资竞赛,逆经济形势而为。结果很可能是画饼充饥,不会有真正的资金投入,更难提振经济。地方版“稳增长”业已悄然变味。
投资竞赛
9月24日,四川省召开重大项目投资会,共推出2242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竟然高达6 .49万亿元。继8月底各地投资计划总额达7万亿元后,粗略算来,新一轮地方稳增长投资已悄然达到20万亿之巨。
“这是十分危险的信号!”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经济学教授赵长茂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认为,地方政府在借“稳增长”之名,追求政绩、无序投资,会给经济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赵长茂分析,在GDP论英雄的考核体系下,地方的投资冲动始终比较强烈,只要政策放宽、货币放松,地方就大干快上。“现在货币放松又稳增长,各地方看到机遇,又担心落后于其它地区,又想追求新指标和高增速,”赵长茂说,“20万亿就出来了,这肯定有点多,投资热情太高。”
“这是非常滑稽的事!”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语气激烈地说,“各地方政府现在只拼命建笼子加码,搞投资竞赛,不如用心培育内生经济!”
陈鸿宇分析,中央担心经济下滑过快,最近两月批了很多项目,于是各地方发现“机遇”,纷纷想搭稳增长的便车,把前两年停建缓建的项目推上去。于是纷纷出台投资计划,投资规模一个比一个大。
而且,陈鸿宇指出,一些地方仍停留在依靠扩大投资、投资拉动的老思路上,没有根本性变化,还是不愿意去考虑经济的内生增长机制,不去切实扩大民生和内需,却还是想通过拉一两个大项目来渡过眼下难关,寄望项目建设过程中,会拉动本地经济,地方财政也能拿到好处。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