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多年前,当日本的TAKARA设计出的机器人玩具在市场上打了个哑炮时,美国的“孩之宝”从这个机器人身上发现了商机,1983年底新设计的变形金刚出炉了,而且一发不[创业网www.cye.com.cn]可收拾!“孩之宝”一年的营业额为40多亿美元,光是在中国玩具市场上就卷走了50亿元人民币。明天晚上,《变形金刚》真人电影版将要在北京上演,“变形金刚”在操盘者手下一次次变形后,变来的财富更是让人咋舌!
由玩具变形为动画片
1983年,日本TAKARA公司设计并推出了MICROMEN和DIACLONE两个系列玩具,主角是一群可以变换汽车、飞机的机器人。这两个系列的玩具就是后来风靡全球[创业网www.cye.com.cn]的变形金刚最初的设计原型。
玩具推出以后,TAKARA公司当时并没有制作相应的动画片,只是拍了一部广告片在电视上播放,并依靠漫画杂志进行随刊介绍玩具。可是由于当初的设计始终在强调驾驶员,而不是这些能够[创业网www.cye.com.cn]变形的机器人,使得当时的市场反响并不好。
正当TAKARA公司为玩具打不开市场而苦恼时,美国玩具巨头“孩之宝(Hasbro)”公司敏锐地发现了变形金刚潜在的市场价值,主动找到了日本TAKARA公司,[创业网www.cye.com.cn]希望寻求合作,共同开发这一系列玩具。经过一系列的谈判,苦于打开美国市场的TAKARA公司最终和“孩之宝”走到了一起。正是由于这次商业“联姻”,使得变形金刚开始[创业网www.cye.com.cn]焕发活力,并在上世纪80年代风靡全球,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双方“联姻”以后,“孩之宝”将MICROMEN和DIACLONE两个系列合并,经过双方设计师的封闭开发,“孩之宝”挑选出了一些出色的设计,并将它们分为两派[创业网www.cye.com.cn],在1983年底推出了全新包装的玩具产品,这就是变形金刚。“孩之宝”坚持了自己先有玩具后有动画片的商业模式,在玩具推出后不久,于1984年初,正式推[创业网www.cye.com.cn]出了《变形金刚》动画片的第一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