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谈起猪肉上涨的原因仍归咎于2005年的那场天灾。2005年夏季国内大范围的发生“猪链球菌”病,导致大量生猪死亡、宰杀、抛售。而去年7月中旬的高温引起生猪“高热病”,生猪出栏量锐减导致了市场价格上扬。而如今,这样的不幸发生在了奶牛身上,虽然可以归结于全球气候变暖这样的天灾,但杀牛这种犹如“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做法,不能不归咎于人祸。
据黄德钧介绍,“当前,无论是大规模的奶牛养殖户还是小规模的散养户,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都是饲养成本上升、原奶价格偏低造成的比较[创业网www.cye.com.cn]效益过低。有的养殖户因为效益低下,为减少投入,少喂料、喂次料,进而造成产奶量低,奶质量差、繁殖率低、奶牛可利用寿命低,结果是效益更低,形成恶性循环。”
据相关部门统计,上海市今年上半年奶牛生产呈现饲养数量、牛奶产量双下降的形势,预计全年奶牛将减少2000头。牛奶生产减量较大,已接近上海最低保有量的警戒线。安徽省6[创业网www.cye.com.cn]月底奶牛存栏3万头,同比下降1.6%,出现了近几年来罕见的负增长。
大批奶农忍痛杀牛、卖牛已经给我们传递了不详的信号,如果再不调整奶价,整个中国奶业将受到损害。前段时间因为猪肉价格上涨,国家开始对困难人群[创业网www.cye.com.cn]发放猪肉补贴,人们不希望看到这一幕在乳业重演。可喜的是,中国奶协和100多家乳品企业正在制定相应对策。在上周举办的国际奶业发展研讨会上,国务院[创业网www.cye.com.cn]发展研究中心郭建军研究员表示,针对目前国内乳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农业部贸促中心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准备到内蒙和黑龙江等地对奶牛养殖,以及乳品加工企业,以及乳品市场做一个深入的调研,帮助国家制[创业网www.cye.com.cn]定我国乳品产业、奶牛业的长期、稳定、持续的发展规划。
为保护奶牛养殖户利益,蒙牛乳业(马鞍山)有限公司、合肥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12家乳品加工企业也联合行动,公开承诺:将建立原料奶保护价收购机制,不[创业网www.cye.com.cn]压级、不压价,对符合质量的原料奶按保护价上限收购,确保养殖户有利可图。但受益于猪肉价格上涨,研究员纷纷调高从事生猪和种猪养殖的上市公司业绩评级,如裕[创业网www.cye.com.cn]丰股份、*ST罗牛和顺鑫农业、双汇发展、新五丰等,有鉴[创业网www.cye.com.cn]于此,黄德钧预言,谷贱伤农,现在原料奶收购秩序乱,奶农养殖效益低,严重威胁奶源基地建设和奶业发展后劲,国际奶价上涨必然波及中国市场,伊利、蒙牛等上市公司无疑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