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奥运选择了悉尼,澳大利亚成功的“奥运——旅游”推广实践,让这个“袋鼠王国”的旅游业提前成熟了10年,澳大利亚旅游委员会宣称,奥运会是“澳大利亚入境旅游史上最具意义的事件”。
三年前,奥运回归了雅典,古老的希腊文明大放异彩,奥运不仅带动希腊旅游走出来多年来的低谷,甚至还为临近希腊的土耳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希腊官员称,奥运会是“一个最重要的旅游节日”。
这一次,轮到了北京和中国,快速发展的中国旅游业能就此开启这次世纪商机,奉献给世界旅游一席“饕餮大餐”吗?
奥运会不仅是旅游业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同时也是旅游业最好的“试金石”
2002年,国际奥委会“奥运会研究委员会”发表了一份“百年奥运分析研究报告”,对奥运会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全面评估,把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和东道国的影响概括为五个方面:树立举办城市的国际形象,留下体育场馆和人才,增进人们对体育的热爱,增强东道国国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实际上,前四个方面最终也将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奥运对旅游的促进作用最直接,影响也最大。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成功的市场开发和企业运作,载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史册。它不仅使美国人从越战的创伤中摆脱出来,重振了美国人的创业精神,还为美国净增了数十万入境旅游人数。
此后,奥运与旅游的结合渐入佳境。除了雅典奥运会和悉尼奥运会外,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对旅游业的影响也令人称道。奥运会不仅使巴塞罗那成为欧洲最具吸引力的海滨旅游城市之一,更使西班牙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旅游创汇国家。英国伦敦在申办2012年奥运会成功后,认为“奥运会与残奥会对英国旅游业的未来是一种长期的投资”,目前已经着手准备“奥运——旅游”推广活动。
奥运会不仅是旅游业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同时也是一块旅游业最好的“试金石”。来自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显示,2006年,中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到4960万人次,比2001年增长了43%;旅游外汇收入335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73%;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在全球前往亚太地区的旅游者中,29%的人选择了中国。
然而,与世界一些“明星”城市和主要旅游国家相比,中国旅游依然存在显著的差距。世界旅游组织亚太地区代表徐京说,目前,亚太地区每位入境旅游者创造的平均收入为890美元,而在中国,这一数字仅为271美元。新加坡人口448万,每年接待970万海外旅游者,平均每人接待2名海外游客。相比而言,即使在中国接待海外游客最为频繁的北京和上海,情况也并不十分乐观。因为北京平均需要3.5个当地人接待1名海外游客,而上海则需要3.8个。也正因为如此,通过合理规划,未来中国旅游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奥运,无疑是从现在起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旅游业发展最大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