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生产力促进局,教中小企业如何赚钱,帮他们成长壮大
嘉瑞公司是香港金属铸压行业的领先者,成立时不到20人,现在已超过3000人、年利润过亿元。早在20多年前的成立之初,嘉瑞就向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学习精密压铸模具制造技术,镁合金压铸及先进表面处理等技术,令其实力大增。公司行政总裁姜永正说:“嘉瑞从小到大,离不开生产力局的帮助,直到今天还在环保等项目上与他们合作。”
生产力促进局被业界称为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持中心”。在他们的长期帮助下,很多企业从不知名的小厂一路发展壮大成为行业翘楚。这里有28个研发中心、10个实验室、近300位各行业专业顾问,每年为上万中小企业提供涵盖生产科技、信息科技、环境科技及管理系统等范畴的广泛服务。
上世纪60年代,香港本地制造业以家庭经营的小工厂为主,技术落后、效率不高,1967年生产力促进局应运而生,其宗旨就是促进业界提高生产力,有效运用资源。“一直以来,中小企业是我们的主要服务对象,通过发展新技术及新能力,我们帮他们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进而提升竞争力。”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总裁冯永业说。
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生产力局都可以提供支持和帮助,但他们只开发引进新技术,不大量生产产品。“我们不会涉足生产过程,教中小企业如何赚钱,帮他们成长壮大,是我们的任务也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冯永业眼中的生产力局定位清晰。
职业训练局每年得到政府资助近20亿元,每年培训16万多名学员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劳力成本过高,专业培训不足,往往是中小企业面对的两大难题。
在劳动力成本方面,香港发达的服务业正好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援,让店小钱少的中小企业即使员工少也能运转良好。正如香港大学经济学副教授肖耿分析的那样:“服务业占绝对优势的产业结构让香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令寸土寸金的香港商业交易成本很低。”
在人才培训方面,职业训练局是全港最具规模的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全日制36星期课程学费全免,每月提供津贴4000元”,报纸上,职训局的这条广告格外显眼。此举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熟练技术人才。
当然,能如此“优惠”的课程并不多,但政府大力支持职业培训却是事实:每年得到政府资助近20亿元的职业训练局,每年为超过16万名学员提供职前和在职课程。同时,还专为中小企业推出各行业专门技能的短期培训课程,以及管理、资讯科技系统顾问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