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楼作新用,身价不一般
虹口区沙泾路周围有一大片老式石库门房子。虽然说,决定房产的价值很大因素是“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但就算是住在一级地段南京路上,假如房屋已有五六十年历史,内部设施老化破旧,连抽水马桶也没有,生活的舒适性还是大打折扣的。不久后,这个区域的很多居民有望改变生活。
这块区域已被划入1933老场坊创意集聚区,有关部门可能向居民租石库门建筑,然后将它们改建成艺术家的工作室,两室户的租金有望达到6000元左右。居民用其中的四五千元钱,可以在周边的新建筑中租到舒适的三房,每月还能节余一二千元钱,等于家中多了一个人挣钱。这种模式在另一个创意集聚区田子坊已经广泛使用,田子坊的居民由此荷包鼓了很多。 旧楼作新用,带来的商机让人刮目相看。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老厂房、老仓库变身创意集聚区。原来老厂房、老仓库出租,每平方米日租金只有三五角,如今市中心的创意集聚区房租快赶上甲级写字楼了,每平方米平均日租价在5元左右,最高的达8元。
收拾旧考卷,通过有保证
“月考耻,犹未雪;中考恨,何时灭!……待从头,收拾旧考卷,朝重点!”
这是一位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愤然写下的《满江红》词中的两句。乍看到这首词,颇为好笑:考重点中学或重点大学,怎么着也该是精读教材琢磨透知识点,旧考卷有什么用啊?
有用。美国校园流行的一本名叫《作弊指南》小册子中列出的,最省力的作弊就是:寻找旧考卷。“如果能找到所选课目上一年级的试卷,一切就简单多了。即使卷面会作一些改动,学生也会轻而易举地押住考试的重点。”
从旧考卷中,首先可以揣测老师的出题思路。家住闵行区陈先生的儿子平时测验成绩不怎么的,但到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就像换了个人考出来的。原来家教老师另有一功:临近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时,会反复思量儿子该学期的考卷,并询问历次测验班级、年级的成绩,从儿子旧考卷上的错题以[cye.com.cn]及学生的成绩中可以看出,哪些知识点学生并没有弄懂弄透,老师在期中或期末考卷中肯定还会再测这些知识盲点的,于是有针对性地重点辅导,结果,陈先生的儿子考试成绩便突飞猛进。
旧考卷“练兵”最显示真状态。中考、高考临近,老师会把前几年的考卷拿来,让学生做一遍,目的是测测学生考上大学或重点高中的可能性多大。在考试书店,高考、中考历年考卷汇编是卖得最火的,几乎每个面临中考或高考的学生家长都会抱回厚厚一摞。
幸运的话,中考、高考的作文题有时竟也与旧考卷“撞题”,这被学生、老师和家长称之为“额角头撞到天花板”。今年高考作文题是“必须跨过这道坎”,巧的是,南汇区今年一月[cye.com.cn]下旬举行的初三期末统考作文题就是“越过那道坎”,虹口区一所重点中学去年的期末考作文题是“迈过那道山”,它们都与高考作文题的立意基本相同。
无巧不成书,今年中考的作文题是“记住这一天”,而2006年徐汇区的中考模拟卷作文题是“还记得那一刻”,两者的立意又有相似或相通之处。当许多高中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获悉让他们在考场上抓狂的作文题原来早有相似的旧考卷时,不由得在网上懊恼发帖:“我汗!早晓得事先写好,让老师精心修改,再背个滚瓜烂熟了。”
如果说中考、高考试题与旧考卷撞题还是可遇不可求,那么,高校的学科考试中,新旧考卷的撞题概率就高得多了。在高校里,一些课程的考卷多年不变是一个“公开的秘密”。特别是一些专业课,由于学的人只是自己本专业的同学,人数相对较少,老师一般每年都用同样的考试试题。有些公共课科目,老师往往只是在最后一道大题上稍微改动一下,大部分都还保持原貌。知道这个秘密后,不少学生想方设法找往年的考试试题,甚至有人委托熟识的学长在考试时偷偷多拿一张卷子,留给自己明年“备考”。
公务员考试、职称考试等领域,旧考卷同样是少不了的助考工具。一位朋友今年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连考两次都不及格,后来听说网上有卖计算机职[cye.com.cn]称考模拟试卷,据出售模拟卷的网站介绍,这些模拟卷都选自主管职称考的国家人事部门题库,于是赶紧购买8套模拟卷,连做带看题解,最后考试时竟考了87.5分。
正因为如此,在网上,寻找旧考卷的帖子就像纯净水一样蔓延,催生了旧考卷商机。使用面最广的旧考卷便是中小学的《一课一练》,内容基本不变,每本售价在10元左右,学生几乎人手一本,上海中小学生200多万,每门学科仅《一课一练》的考卷销售额就超过2000万元。事实上正规渠道出版的旧考卷不止《一课一练》,还有《周周练》等。可以说,教辅类的旧考卷已经形成了产业,成为考试经济的主力军。
而非正规渠道出笼的旧考卷,或者是薄利多销,或者是物以稀为贵定价野豁豁。据悉,高校周围的复印店大多经销旧考卷,两三页纸的旧考卷便宜的也要两三元。有的旧考卷贵过专业书,北京一位先生忍不住在网上发问:一本仅仅10页的旧考卷竟要价15元,旧考卷的定价到底谁说了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