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千亿市场商机
以宁波的海曙区的试点为例,2004年3月出台政策,为高龄独居的困难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同年9月在全区65个社区中推行。并以此带动全市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
迄今该区成立了432家以老年人为主体的社区民间组织。大约有31700多名老人不用离开社区就能享受到服务。服务内容主要是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和精神慰藉。
这一政策的运作机制,是由海曙区政府出资向非营利组织——星光敬老协会——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星光敬老协会负责项目运作,承担审定服务对象,确定服务内容,培训服务人员,检查和监督服务质量等工作。
海曙区官员彭朱刚对此总结说,这有效地“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推行个人购买服务、企业认购服务、社会认养服务等,积极开展社会动员,扩大和完善义工队伍”。
此外,有能力的个人、企业可以以购买服务、认购服务的方式参与进来;社会上的其他人士可以以义工的方式参与进来,最大程度地整合和利用了社会资源。
根据宁波的数据,如果集中建立托老所机构,先期人均投入5万元,每年人均还需要再投入3000元,现在居家养老后每年人均只需要投入2400元。海曙区政府cye.com.cn每年只需支出一二百万元,就能履行传统机构养老需要支出三四千万元才能履行的职能。这种方式还创造了就业岗位。
由于居家养老服务属于第三产业,具有很强的就业容纳力。根据全国老龄委估计,按照就业人员与有需求的老年人数1:10的比例计算,2006年城市大约需要180万服务人员,预计到2020年扩大为65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0多万个就业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