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资讯创业新闻→新闻
    


本土创业的:“色与戒”


cye.com.cn 时间:2008-5-6 14:16:24 来源:价值中国 作者:邓超明 我来说两句

  如果要追溯国内这一波创业浪潮,估计要回到2005年百度上市、博客网融资前后的那段日子。笔者当时也正行走在创业路上,认识了不少耕耘在社区、软件开发、咨询、聚会、生态农业等业务领域的创业者。而且那时候各类创业者聚会也正在各地兴起。一场“创智赢家“的大赛虽然奖金只有100万,但火热程度并不逊于第一届的”赢在中国“。 
    
  记得从那时起,充满激情的80后、睿智而又拥有一定资源积累的70后、经验老到实力雄厚的60后,开始卷入这场创业浪潮中,一方面享受创业盛宴“色”之诱惑,另一方面不得不品味征程中的酸甜苦辣,而逐渐地形成了投资、资源、关系过度依赖之“戒”。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波创业热潮的兴起,起主导作用的推动力其实并不是国家或各地出台的直接性、间接性鼓励创业的政策,比如2005年时,北京地区还没有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系统性优惠政策;反而是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尤其是国外逐渐形成汹涌的大量风投刮起了这一波“创业中国风”。即使到了2008年,政策的作用对于众多白手起家的草根创业者而言,仍然不过是毛毛雨。 
    
  创业的“马太效应”与“赢家通吃” 
    
  无论在哪个领域、行业,无论在哪个国家、地区,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是哪些人,只要存在竞争,资源稀缺与资源聚敛都是难逃的宿命,强者益强、赢家通吃的道理始终是巅扑不破的。创业这个行当亦如是,大多数创业者就如同《马太福音》中那位国王的“第三名仆人”,少数能成为“第二个仆人”,极少数能跻身“第一个仆人”。 
    
  创业者在踏上创业之路前,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创建一种新模式、新产品、新应用、新服务,无论是长期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软件、食品或工具等,还是针对原有行业的某种经营模式的变革、流程的优化、观念的改变、新理论体系改造与重建等。用一个时髦的词语来讲,就是“蓝海战略”,这本书、这个词、这种思想曾一度爆火,2007、2008年都算得上热门关键词,描述的也是市场细分与选择、定位问题,一般而言,对创业者倒是非常切合,但容易从“蓝”变“红”,从“市场空白”变成“市场饱和”,然后还没等创业者清醒过来、制定好应对政策,市场洗牌就已经开始了。分别举一个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例子,比如博客,一度博客网、中国博客网等赚足了眼球,成了web2.0的“旗手”,但新浪、搜狐等大门户挟烈烈之风进入博客市场后,专业的博客网站们日子变得不好过起来,用户开始流失流量开始下跌,可资采用的赢利模式也多了几家实力远胜于己的模仿者参与竞争;而服饰领域的例子倒是一个值得创业者相对乐观一点的例子,2007年中期以后PPG也是一个不亚于“华南虎”的热门关键词。斩断衬衫销售渠道与专卖店,全部采用呼叫中心与在线下单,面向全国进行直销的模式,这对雅戈尔等传统衬衫经营企业形成了直接性的挑战,包括其他衬衫渠道商。以致于后来雅戈尔等也明确表示早已将电子商务纳入重点战略规划之中。PPG进入这个本已存在强大竞争对手的行业里,走了“快品牌”路线,单从应对竞争对手的复制与打击层面看,PPG的战略是正确的。 
    
  摆在创业者面前的另一条路是踏着行业标杆的足迹,寻觅寡头们剩下的残羹剩渣,做同一类产品,但对客户进行细分,在行业寡头势力们忽略了或者不屑于维护的客户群体中找寻自己的“上帝”;要么就是傍上一家知名的品牌,或者大点的企业,成为这些实力较强企业的代理商、零售商,借势而为。

  这样的创业者让公司生存下去的可能性比第一种从一开始就走蓝海路线的创业者要大一些,在生存时间方面,一般要长一些。但一般存在远大梦想的创业者多倾向于创建自有品牌。

  其实就是现存的众多大企业,其中也有不少是从蓝海中跃出的黑马,在早期是成功地消除了“马太效应”的消极力量,将“赢家通吃”的道理应用到了自己身上,聚敛了越来越多的资源与实力,不断地巩固自己的地位,从这些标杆企业的轨迹中,我们或许会发现不少可以借鉴的东西。 
    
  政策对中小创业者生往是毛毛毛雨 
    
  20多年前兴起的那次创业大潮,或者说92年之后的那一波下海风,政策或者说政治扮扮演了发起者的角色,让众多壮志满怀、渴望成功、胆识过人的弄潮儿投入其中,中流击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财富神话,一桩又一桩的创业传奇。这些神话与传奇在今天仍有不少为人们津津乐道。那时候,创业者们步入的领域更多的是传统制造业、工业、贸易、运输等。 
    
  而二十年后的今天,21世纪初叶又一波创业大潮兴起,从新经济领域萌芽、出土、成长、开花、结果,然后开始向传统工业、制造业、贸易、运输等行业渗透。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波创业可以从十年前追溯,.com让中国企业大踏步迈上了同世界资本市场融合之道。一直到2000年进入一个波谷调整,再到2005年时大面积回春。不仅是网络经济,即使如餐饮业、连锁业、服饰业、生态农业等,都卷入了这一场“创业中国风”。但政策扮演的角色显得非常的“低调”、非常的“含蓄”、非常的“沉稳”,即使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鼓励创业,但比起二十多年前的动静,还小了很多,大概主要也是因为在众多中小型企业创业者及潜在创业者们的心目中,资本的力量既代表了市场化运作模式,同时带来的改变更现实,交易规则更透明、更容易掌控。当然,对于众多垄断型、资源型行业中,情形又另当别论,某一种政策的变动往往成为这类行业的风向标与指南针。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BTV13日节目录制观众报名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