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资讯创业新闻→新闻
    


本土创业的:“色与戒”


cye.com.cn 时间:2008-5-6 14:16:24 来源:价值中国 作者:邓超明 我来说两句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诸如降低公司注册资本、科技园区的优惠政策、设立投资基金、社会氛围与舆论的引导与明确等政策举措,显得还是有些力道不足。 
    
  以科技园区而言,数年前这是个很热门的东西,各地的开发区、创业园区、留学生创业园区、高新技术区、科技园区、创意产业园区等比雨后春笋都长得快、长得多。但现在反观一下,各大一、二级城市中叫得响的科技园区并没有几家,真正能汇聚创业者的并没有多少,房价的高企、交通的拥挤、生活成本与创业成本快速上升等问题,让科技园区成了创业者望而却步、心戚戚焉的“金土地”。大多数创业者都散落在城市各处,控制办公成本是创业企业必修的一门功课,办公地点自然包括其中。这样一来,科技园区、创业园区的优惠政策,其实大多数创业企业难以享受到的,因为在公司较小时,这些优惠政策能产生的成本节约远远小于科技园区导致的办公成本。 
    
  再以注册资本与公司人数而言,从10万降低到3万,一人也可成立公司,出发点很好,不过其实质意义并不大,而且在工商注册过程中也还没有做“3万即可注册有限公司”的重点强调,10万仍然是一个常识性的底线,不同领域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仍然是分级别的,并且一般的公寓楼、住宅楼仍然不可以作为注册地。如果说政策能够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或许将某些业务范围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降低到“零”,允许住宅楼,甚至回迁楼都能注册公司,是比较大的调整与改进。 
     
  因为如同咨询业,现在存在一种“独立顾问”的操作方式,单人接项目,提供顾问服务,根本不需用公司名义运营。

  风投的威力与感召力 
    
  从2005年百度上市、博客网千万融资后,中国创投界就一直热闹至今,先是搜索、博客、SNS、社区,紧接着是视频、无线、教育、餐饮,然后连锁、零售也受到了亲睐。也正是由于这种资本力量的存在,这股“创业中国风”才越吹越猛,袭卷了职场,热闹了中小企业主,甚至在高校中也开始将创业与就业相提并论。 
    
  也正是由于风投或者说创投的活跃、投资基金接连增加、造富神话似乎又发生在身边等因素使然,创业沙龙、投融资大会、天使投资大会、创投大会等各种会议、沙龙、俱乐部几乎是周周都有、月月都开,从北京到上海,从成都到深圳,从广州到武汉,投资人们也是从南飞到北,从东部转战至西部,据说一些热门投资机构每月收到的商业计划书达到近千份。 
    
  不仅如此,媒体发起的创业秀、创业访谈、创业专题、创业报道让创业更有了些味道。比如2005年时的“创智赢家”,这个活动本身有点虎头蛇尾,一届之后,即现夭折,倒是陈曦借此热成为80年代创业者的典型人物;央视主导的“赢在中国”将创业秀推到了前无古人的程度,发展到第三届仍然是“捧”者如潮。而在这样的活动中,风投与创业风云人物当仁不让地扮演了评判者角色,决定着参赛选手的下一局。风投的威力,由此亦可见一斑。 
     
   创业,环境不是决定因素靠的还是自身 
    
  无论风投也好,抑或政策也罢;无论环境好坏,抑或是否利于创业,只要不是“白色恐怖”,或者存在某种全国性的政治运动,那么对于创业者而言,都是有成功机会的。只是机会的大小、成功的概率有所不同而已,最终的决定者仍然是创业者自身。比如我们拿现在的创业环境与二十年前的相比,人们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其实是各有千秋,各有优劣,对于真正的创业者而言,没有什么不同。二十年前,民营经济受到诸多约束,人们思想仍处于萌动期,不少产品供不应求,具备商业意识与头脑、知识的人很少,付诸商业实践的人更少,这种状况下,如牟其中、南存辉等人物是创业者的经典表现,而且2000年左右百富榜上的人物多是那时候开始创业的,目前多个行业的前三强企业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创业的。 
    
  到如今,政策环境变得宽松,民营经济的约束已经大大放宽,人们的思想活跃,大多数产品都是供大于求,具备商业意识、头脑与丰富知识、经验的人可以说遍地都是,付诸商业实践者也不在少数,但在各个行业里仍在不断地崛起新锐,尤其是家电、地产、汽车与新经济行业,比如黄光裕、陈天桥、王文京、邓中翰、丁磊等。 
    
  所以,无论是在二十年前,还是十年前,抑或今天,只要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活跃期,经济处于快速增长期,那么,对于善于发现机会与创造机会的创业者而言,都不失为黄金期。尤其是当下这种经济活动频繁、思潮踊跃、政策宽松、创投活跃、用户成熟的大环境中,如果还不是黄金期,那什么时候才是呢?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BTV13日节目录制观众报名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