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竞争的决定性力量
笔者以为,中国企业能否在未来20年的竞争中获胜,在于中国企业家要对以上几个问题有清醒认识。此外,还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有没有具备国际化的理念和视野,企业的普遍性强不强。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大国中对外开放和全球融合度最高的国家。即使在本土市场,民族企业也会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新的竞争格局下,如果企业的视野太过本土,很可能,有一天会被跨国公司所掌控。纵观那些优秀的Cye.com.cn跨国公司,无论是可口可乐还是IBM,它们从不把自己定位于美国企业。相反,它们在战略上早已把自己视同一家全球公司。中国企业要成为世界级公司,要在主流产业上掌控话语权,也必须将战略思维扩展到全球。
能不能对自己下苦功夫。管理,就是对自己下苦功夫。领导者并不是最好的管理者,最好的管理者是员工自己。像柳传志、张瑞敏那样提出管理思想并自行强化落实,靠个人魅力领导的年代,正在离我们渐行渐远,个人英雄式CEO必将谢幕。而像丰田汽车一样,每个员工都是优秀管理者的时代必将到来。在百年跨国公司面前,中国的许多企业还是孩子,人家已走过的路,就是我们将来要走的路;我们要摔的跤,也可能是人家已经摔过的。踏踏实实,克服急躁和冒进,更利于中国企业健康成长,增强竞争力。
能否做好战略锁定。纵观全球所有的成功企业,他们的战略描述都做到了两点:清晰与专注。战略清晰使上下同欲,使战略成为可沟通的指导思想,成为指导具体战术行动的原则。战略清晰,也使企业更加专注,使战略涉及的目标集中,企业领导者精力的投入、企业资源的分配都能聚焦于组织所定位的有竞争力的业务。在目前的中国企业中,专心专注做得最好的是万科,当其他企业在不断做加法的时候,万科却在不断地做减法,抵抗住各种诱惑,用专注所带来的竞争能力,赢得企业的快速发展。与之相比较,有些企业家思路不清晰,虽然很勤奋,但忙的似乎是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事务,而不是真正重要的或者应当关注的事情,很多人因此迷失在习惯及成功后的自恋之中,必然无法赢得未来的竞争。
职业化素养能否达到相当的高度。培养职业化的专业人才是中国企业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在竞争中争取优势的重要方面,但除极少数企业外,绝大多数中国公司管理层和员工队伍的职业化程度并不高。要提高企业的职业化水平,先要对企业文化进行变革,营造民主、信赖、富有人本精神的企业文化。此外,企业的治理结构、管理架构等都要进行适当变革。(史永翔 作者系著名企业管理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