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莎告诉记者,刚开始学汉语有很多乐趣,但学到一定程度就很难了。“我现在就在这个位置上。所以感到好痛苦。”其实,丽莎是个很有语言天赋的女孩,她自己也承认语言是她的强项。她不仅会英语还会俄语、泰语等好多种语言。“但是汉语最难学了,有太多的字。”丽莎说她周围有很多朋友想和她一起学汉语,但是她不能和他们在一个班级,因为自己的进步太快了,“和他们不在一个等级上。”
丽莎说,她现在有三个好朋友在中国,他们都是来看奥会的。奥运后有的想暂住一段时间,有的打算永久定居在中国。“因为现在中国有很多机会。”丽莎告诉记者,他们的培训班上有个来自JP摩根银行的同学,学汉语很努力,很看中现在中国的投资机会。与皮姆看上中国的未来不同,他们看中的是中国的现在。
简历上写“会汉语”
找工作变得很容易
和初涉汉语的皮姆、丽莎不同,53岁的尤里·宜刘新的汉语在外国人中,已经可以称作“专家级”了。在尤里看来,北京奥运带来“中文热”,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
尤里告诉记者,现在学好汉语在国外很受欢迎,会很容易找工作。“如果你在简历上写会汉语,找工作会有很大的优势。因为能学好汉语说明你这个人至少很耐心、能吃苦。”尤里告诉记者,现在俄罗斯有很多年轻人喜欢汉语,奥运可以让学习汉语的人有新的认识。
作为一个地道的俄罗斯人,人们很难把信息分类广告报纸《手递手》的创始人和尤里联系在一起。“我和员工沟通基本没有障碍。”尤利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从1972年就开始学汉语了,当时中俄关系并不是太好,来中国的机会又比较少,很多人选择的都是学印度语等,因为汉语太难学了。尤里后来把学汉语的经历写成“中国与我”交给《中国日报》,成功竞选为奥运火炬手。“一个半小时就写完了,一气呵成。当时真是没有想到(会成功),因为Cye.com.cn不是很喜欢运动,以为奥运离自己很遥远,但是很爱中国。”尤里承认,最大的优势就是汉语比较好,“中国已经是我的生活而不仅仅是我的工作。”尤里告诉记者,他的各个国家的亲戚朋友都非常支持他成为火炬手,并为此感到自豪。他们都非常关注中国的奥运会。尤里说,看到这么多人关注中国,他比中国人还自豪。
说起开幕式,尤里告诉记者,“开幕式上的活字表演吸引了我。”尤里说,他当时还和女儿争执了起来。他女儿认为那是机器的,是用电脑制作的,尤里坚持认为是人做的,“一会果然有人出来了。”尤里介绍说,当时全世界的三分之一都在看。开幕式过后,尤里的很多朋友很想来中国。他们问尤里通向中国的最好的钥匙是什么?尤里告诉他们,钥匙就是一门语言,要学好中文。
|